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6)
1.1 面試的起承轉合
“四段式情景化行為面試法”
步驟 | 主要內容 | 時間占比 | |
起 | 暖場 | 面試官作自我介紹,說明面試流程,或應聘者進行自我介紹等 | 5% |
找到提問點 | 找到應聘者的關鍵經歷或事件,或應聘者自我介紹中著重提到的經歷,或簡歷中的亮點和疑問點 | ||
承 | 挖掘行為事件 | 根據STAR原則深入挖掘行為細節,形成完整的行為事件,這是面試的核心 | 60% |
轉 | 補充提問 | 補充有關求職動機、薪酬期望、入職時間等問題 | 20% |
15% | |||
面試評價 | 從職位低的面試官開始輪流表達意見,面試官獨立 做出面試評分,并撰寫面試評估報告 | ||
注:一次完整的面試就是在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1.2 情景面試與行為面試的差異情景面試行為面試
情景面試 | 行為面試 | |
時間導向 | 通過提問,讓應聘者回答未來工作的挑戰 | 通過挖掘應聘者過去實際發生的工作,行為事例,推測他將來的行為 |
具體示例 | 假設你正與一位很討厭的同事一起執行某項重要任務… | 請回顧你曾經和一位你不喜歡的同事共同完成一項重要任務的經歷…… |
優點 | ·可以考察崗位需要但應聘者沒有相關的能力指標 ·適合評估相關知識以及分析、判斷、邏輯思維和應變能力 | ·預測實際能力而不僅僅是知識 ·應聘者較難提前準備經驗 ·能較好地預測人際關系、團隊管理、領導力等情商類的能力 |
缺點 | ·預測知識多于實際能力(類似于紙上談兵) ·應聘者可事先準備 ·不一定能準確反映和人際關系、團隊管理、領導力相關的能力 | ·不適用于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應聘者 ·不一定能體現應聘者的發展潛力 |
1.3 行為面試法的STAR原則與舉例
(情景、任務、行動、結果)
Situation 背景 | Task 任務 | Action 行為 | Result 結果 |
該事作發生時的背景是什么?情沉如何 | 面臨的任務是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 當時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具體采取了哪些行動 | 該事件的結果如何?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
2019年8月有—個項目,項目經理與客戶對于項目成果和計劃發生了較大的分歧,導致項目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 于是,我去協調雙方的矛后沖突,最主要的是說服客戶接受我們的項目成果和計劃安排 | 我找容戶的人力資源總監溝通了多次,發現他其實是對項經理的能力不滿意,便安排了另一位資深顧問負責這個項日 | 最后,我們只對項目成果進行了一些小的修改,客戶認可了這個項目成果,并同意按照我們的計劃繼續向下推進 |
1.4 多輪面試的分工
面試官來源 | 定位 | 關注點 | |
綜合面試 | 招聘部門 | 汰劣 | 綜合素質、性格、價值觀、潛力、求職動機 |
專業面試 | 用人部門 | 擇優 | 專業能力、人崗匹配度 |
領導面試 | 用人部門領導 | 錄用決策 | 用人風險、潛力、人與戰略、文化的匹配 |

作者 | 李筱影:500強HR,資深獵頭顧問,現咨詢公司合伙人,曾經為工作,如今為事業。專注分享成長干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李筱影#
越多分享,越多收獲;感覺不錯,記得點贊喲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