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栗子燜雞廣東美食粵菜舊譜新得栗子煀雞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5)
今天想吃栗子燜雞,買了雞和栗子回來,才去查菜譜。1986年的栗子煲仔雞《食經 第4輯》,1997年的栗子雞《粵式煲仔菜》1997年。描述都簡潔,做法也不復雜,不抄錄文字了。可以看到,兩者的共同點是要燜35-40分鐘。這大概是基于走地雞的食譜。我今天買的是十幾元一斤的飼料雞,雞肉稍燜即爛,顯然不能直接搬用。

不過粵菜里還有“煀”這個技法,所謂煀,不同于燜或燒,事先將肉料煎或炸到七八成熟,只是加少量水、湯或酒,略悶幾分鐘,部分利用蒸汽熱力,食材熟透立刻起鍋。有少量汁液即可,煀不追求濃郁,注重香氣,一燜久就失之香氣。如名菜姜蔥煀鯉魚,就是典型應用。

材料:
嫩雞項半只約600克,栗子300克,姜片,蒜頭,芫荽段或蔥段(裝飾),鹽,糖,生抽,老抽,生粉,生油,酒。
備注:
1、如果是用夠身的走地雞,則改為燜。
2、栗子分為兩份,100克煲栗子雞骨湯,200克煀雞。

步驟:
1、將雞的雞胸肉、脊骨、雞頸、關節等雜碎切除,精華部分斬成約3厘米的方塊。
(飼料雞胸非常容易柴,剔除。另雞翅、雞腿保留部分完整,雞胗切球,雞肝切厚片)

2、雞塊加入鹽,糖,生抽,老抽,生粉,生油,抓勻,腌制約30-60分鐘。
(生粉要多一點,煎的時候容易形成焦黃的效果)

3、雞胸肉和雞骨、100克栗子、一碗半清水,文火煲30分鐘,取湯一碗半備用。
(火可以大一點,滾出栗子的甜香和粉到湯里)


4、起鍋放油,小火將姜片和栗子煎焦黃,加入一碗湯,小火燜15-20分鐘到香而粉,期間要略翻幾次。
(直接用水煮20分鐘也可以,但火不能大,否則栗子容易裂開)

5、起油鍋,文火把雞塊兩面慢慢煎成煎黃,注意不要翻動,是煎不是炒。
(這時雞肉的心部還是生的)

6、洗干凈鍋,下油,中火(1300W)爆香蒜頭,下雞塊、栗子翻炒,攢酒,炒兩分鐘到香氣四溢。沿著鍋邊加入半碗栗子湯,蓋上鍋蓋,轉文火(800W)略煮2-3分鐘,期間翻兜2-3次。到汁液轉濃,裹到料塊上,即可出鍋,趁熱食用。
(如果希望多點肉汁,可加入一碗湯,同樣煀3分鐘)



備注:
1、栗子煀雞的先煎后煀做法,雞肉燜煮時間較短,嫩雞的口感焦香嫩滑。

2、用栗子雞骨濃湯,彌補了燜煮時間短,栗子和雞肉味道交融不足的問題。收汁后自然成芡,不用另加生粉。
3、這道菜雞肉焦香嫩滑,栗子油香粉甜,雖然是普通飼料雞,也有好的食味。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99810.html
上一篇:寶寶紅燒肉做法寶寶版紅燒肉
下一篇:血臍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吃法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