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16閱讀(18)







冬至銀川下了點雪。雪很快就化了。太陽出來了,這是2018年懶洋洋的一個冬至。但是不管天氣如何,中國傳統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仍在。沒微博微信的那會,吃餃子就是在自己家吃了,或是到餐館喝上一場。不過,那時吃餃子好像還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剛上班那會,和好友蘇峰經常去大武口的老白餃子館來上幾盤餃子,喝上一瓶銀川鐵蓋白,那才叫爽。到銀川后,也常去銀川中山街的山東老餃子館,要上幾盤餃子,點上幾個下酒菜,再喝上幾杯北京二鍋頭,好友知己喝的醺醺然,日子就這么過去了。

朋友圈里看到法治報的小強說到茶壺里煮餃子。就想起那年在銀川前進街夢溪雨茶弄的一個活動,應該就是在冬至吧?;顒又黝}就是茶壺里煮餃子。
還記得不大的酒吧里來了很多人,印象中有陳繼明老師,金甌,蘇陽,李爵士,任重,還有誰,記不得了。沒有舞臺的茶吧,每個人都要到前面說幾句話,展示自己的才藝,茶吧的女老板楊蕪萌那天賺大了,陳老師的字,任重的字,金甌的字,現在不知那些字還在不在。那晚茶吧里熱熱鬧鬧的,楊蕪萌還真的在茶壺里煮上了餃子,有點黏糊,不過還是很好吃。多年以后的現在,想起茶壺里煮出來的餃子,嘴里還有隱約的余香。
冬至吃餃子,據說是從周朝就開始了。不過,剛看到一位朋友發的文章,說是起源于漢代醫生張仲景。而這醫生張仲景,正是河南南陽人。這么一說,生于河南南陽的我有點那么自豪了。看來以后冬至吃餃子是必須的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356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