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親子西雙版納旅游(美色美景美味兼收)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29)

以前看《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的時候,就看到這些萌娃憨爸們去過一個很傳統的傣族村寨,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勐景來,當時看到這個村子很古老很有風情,就萌生了要去看一看的念頭。這次湊巧去了西雙版納,于是便去勐景來傣族古寨。

勐是指大區域的意思,而景來是指村子的名稱,所以勐景來三字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寨子地位顯赫且很大的意思。不過這也是事實,勐景來一直被人們稱為“中緬第一寨”,因為這里距打洛口岸只有5公里,也是離緬甸最近的一個傣族村寨,中間只隔著一條打洛江,和緬甸村民來個隔河喊話都是可行的。


而且這個村寨也是和緬甸通婚頻繁的一個村寨,當地的傣族村民與緬甸撣族邊民來往頻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見的傣撣混居現象。上圖這位傣族姑娘的外婆就是緬甸人,很多年前就嫁了過來,但我不得不誠實告訴大家,姑娘的容貌絕對不是隨了母親,應該是隨了英俊的傣族父親。

不過話說回來,勐景來村寨的傣家姑娘們是真的很好看,幾乎個個都出落得水靈靈的美,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還有那羞澀婉約的笑容,再配上玲瓏窈窕的身段和別致裹體的傣家筒裙,如出水芙蓉般千嬌百媚惹人愛。

而且這里的傣家女子,不光是老人穿短衫筒裙,那些年輕的小媳婦大姑娘也都穿傳統的傣裝,搖曳生姿走在村寨里,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賞心悅目極了。

傣家人很勤勞,除了鹽不能制,其他都是通過自己雙手創造,而勐景來村寨的民族傳承在這里保存的非常完好,制陶、制糖、織布、釀酒、竹編、造紙,勐景來都保留了下來。

這是一個傣家的制陶坊,據說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制陶的,以前是家傳手藝獨門絕技,現在這個時代嘛,就拿來做旅游資源也非常不錯。很多游客小朋友都很喜歡自己動手制陶,在傣家阿媽的指導下,游客們學得其樂融融寓教于樂。


這是傣家制糖的地方,用最原始的木制工具來榨糖,采用物理學上的軸承原理和杠桿原理,借用人力畜力水力將木樁帶動,這樣木樁就能將甘蔗汁榨出來。這樣的甘蔗汁經過濾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作成紅糖,這種煮熬成的紅糖可真是純手工無添加的土紅糖,值得買上幾塊帶回家,味道很不錯的說,價格也便宜,才8元一塊,真是良心價啊!


傣錦也是勐景來的特色之一,只見阿媽慢悠悠的理線、上梭,再一拉滿是彩線的活動木塞子,一根彩線就織到了布里。傣族的錦布的花色很好看,滿滿的民族風,喜歡可以帶走一塊。

而釀酒坊這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鄒市明父子的真人比例海報,看到不禁莞爾一笑。特別是軒軒的童言無忌,簡直就是笑點制造小能手。

這里最受歡迎的酒,是糯米酒和蜂蜜酒,價格也不貴,如果想先品嘗幾杯試試味道,游客隨便給幾元就是了,店家是個老實傣家人。

“叔叔,阿姨,照相1元錢。”此時一個糯糯的童音吸引了我們,那聲音就是從釀酒坊旁邊的造紙坊傳出來的,原來這家有個漂亮的5歲左右的傣族小姑娘,正在邊耍玩具邊告知游客,拍她或者跟她合影都需要1元錢。聽到她說了這句話,頓時大伙都笑了,問她拿錢來干什么,小姑娘奶聲奶氣說要讀大學,好吧,誰能拒絕這么可愛的小要求?于是爸爸就給了她1元錢,小姑娘立馬拉著爸爸到夏克立父女的宣傳畫板前拍照。

此時,又來了一批旅游團,于是小姑娘頭都沒回生意照做,依舊說了這句“叔叔阿姨照相1元錢”,立即逗得爸爸哈哈大笑,小姑娘一個可愛的白眼翻過去,那表情太逗,這精彩瞬間我得立即抓住,哈哈,真是太可愛了!

寨子里還有個南傳佛教寺廟,里面有個貝葉書院,里面有很多可愛的小和尚在此學習,在這里靜靜坐一下,說不定能悟出點什么。


說了寨子的玩,再來說說這個寨子的吃住。傣家人好客,勐景來傣寨有十幾家大小不一的餐廳,還有幾家客棧,每家客棧接待個十幾二十人還是沒撒大問題的,價格也不貴,人均就幾十元左右,而且特別干凈,傣族是很愛干凈的一個民族,特別是那些傣家大姐尤為勤勞,熱情又好客,寨子里還有一家輕奢級酒店香蓮主屋,對住宿有要求的游客來說,選擇性更大。


相當喜歡勐景來這個古老的傣族村寨,在這里能感受到一種淳樸的傣族風情,還能參觀傣式建筑的起源發展,了解這個民族的聰明智慧和蓬勃發展,勐景來,值得一來,這是一個能帶給人新奇和趣味的傣族寨子!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8877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