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4閱讀(7)
煲仔飯在2000多年前《禮記注疏》書中就有記載,和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飯做法一樣,不同是當時的原料是黃米,可見在當時也是很出名的。煲仔飯是源于廣東廣州的特色美食,又因以砂鍋作為器皿煮米飯,而廣東稱砂鍋為煲仔,屬于粵菜系。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大米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蓋上蓋,將米飯煲至七成熟時再加入配料和調好的醬汁,慢火煲熟,在火候控制方面要靈活,這樣煲出來的飯更香口,齒間留香,回味無窮。自己在家做,不管是選材或用料上都更實在,今天我做的這道廣式臘腸煲仔飯,選用了 蜀雁 四川麻辣香腸 肥瘦適宜 ,傳統的純手工制作工藝,精選農家土豬肉,肉質細嫩更美味,風干晾曬柴火吖慢熏,濃濃臘腸味,淀粉零添加,滿口的肉香四溢,與米香相融合,鍋巴的香脆,一勺一勺挖下去,比飯店賣的還好吃。


——所需食材——大米150克,水225克,蜀雁麻辣香腸100克,香菇2個,小油菜4棵,雞蛋1個,蠔油1勺,生抽2勺,老抽1匙,芝麻油1匙,植物油適量。——詳細做法——第一步:小油菜清洗干凈,香菇清洗干凈剪去根部,用刀在上面切個十字刀花,雞蛋一個備用。

第二步:起鍋燒火,水開后加入幾滴食用油和少許鹽,倒入小油菜和香菇,小油菜焯水1分鐘左右撈出過涼水備用,香菇焯水時間要長些約3~4分鐘左右撈出過涼瀝干水分備用(加入植物油和鹽是為了焯水出來的蔬菜的顏色更鮮艷)。

第三步:在砂鍋底部抹薄薄的一層油,米洗干凈倒入砂鍋中,(+個小提示:米和水的比例:1:1.5 ,這個比例很重要,水太少米飯夾生不好吃,水太多米飯太軟爛也不好吃)將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燒開,約7~8不到,大米開始收水,可以看到大米表面上有一個個的洞。

第四步:臘腸取出用刀切斜片,盡量切的薄厚均勻些,這樣擺上去也好看。

第五步:砂鍋中水份煲至快干時,在米飯表面鋪上臘腸,蓋上蓋子小火煮五分鐘。

第六步:在煮的過程中調醬汁:1勺蠔油、2勺生抽、1匙老抽,1匙芝麻油,倒入碗中攪拌均勻入味。

第七步:將調好的醬汁用勺子均勻的澆在米飯上,沿著米飯的周邊在溜一圈植物油。

第八步:再將雞蛋打入米飯上,蓋上蓋子繼續煮4~5分鐘關火,不要開蓋燜上個10分鐘左右。

第九步:最后將焯過水的小油菜和香菇依次碼在砂鍋上即可使用。

成品圖:看著就超有食欲,臘腸香和米香,還有濃濃的醬香,夾片臘腸嘗嘗,全是肉香,辣中帶麻,越吃越過癮……

【結語】在饑腸漉漉的時候,來吃鍋臘腸煲仔飯,想想都是件美事,現在不管是從選材,還是烹飪步驟都告訴你了,看完后是不是覺得特簡單,自己完全可以在家做,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做,絕對的真材實料,做出來的味道比飯店賣的還好吃,喜歡就趕緊動手試試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7362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