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風味人間最好看的美食介紹(但風味人間值得)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4)
一個人,兩眼一閉,捫心自問。
可以說自己不愛錢,不愛房。
你能說自己不愛吃嗎?

但是由于時間、體重、金錢這些世俗眼中的數字,逼得大家只能想出意念吃火鍋這種辦法。

可是,雖然嘴沾不到食物,但是可以用眼睛掃蕩啊!
所以,美食對大部分人來說,看比吃更頻繁。
半夜邊看吃播邊咂嘴,點擊右上角收藏餐廳測評,瘋狂把外賣加入購物車已經成了一種解壓方式。
食物的意義早已經從果腹上升到了靈魂慰藉。

為了得到這份美食的饋贈,觀眾要在密林中尋找精靈般的節目。

《孤獨的美食家》是行走的吃貨地圖,《人生一串》煙火味文案熏得多少看客吞津抗餓。

還有,說到美食紀錄片必想到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
以及,今天要說的《舌尖》一二季原班人馬打造的《風味人間》。

風味人間
Savouring China
導演: 陳曉卿
▎人間不值得,但《風味人間》值得
這次舌尖團隊的眼光不再局限于中國,全世界的美食都被盯上了。
它實力告訴你如果有味道,人間實在太值得了。
廢話不多說,硬菜先整兩道。
阿勒泰當年生的羔羊,鮮嫩肥美,待客上品。
切塊后只需清水燉煮,味道便清香甘甜。
一口下去牙縫中浸滿肉汁,再吸一口燙舌的骨髓。
給個神仙都不換。

再說說蟹殼黃拌飯。
深秋時節,大閘蟹最肥美的時候。
剝蟹剔黃,加油小火慢熬。
再撒幾粒吳茱萸籽實、幾片生姜去腥。
直到膏黃溶于油中,佐以魚露、食鹽調味拌飯。
顆顆米粒浸潤蟹黃。

香橙、洋蔥、辣醬等數十種配料腌制一整天的雞肉。

充分滲透后再配上黃姜、椰漿等匯聚地中海到好望角的香料融合的醬料。
噴槍烤制完成,世界食材在澳門開花結果,形成澳門獨有的非洲雞。
焦香椰絲再加上流油的雞肉,給你一場環球的味覺旅程。

草魚在凈水中餓養瘦身吐盡泥沙后,去皮剔骨,僅取背脊上雪白的部分。
再片肉拼盤,每片魚生不超過0.5毫米。

肉白如緞,吹彈可破。
僅僅淋上植物油和些許碎鹽即可食用,甜滑緊致,清鮮爽口。

火腿中最精華的部分——上方,切片后用蜜汁浸泡。
上鍋蒸四小時。
揭蓋后熱氣蒸騰,筷子一戳即爛。
挾一片夾入豆制素方小餅中,一口下去,既有蜜甜又有肉咸,滿口融洽。

先別急著擦屏幕上的口水,這還沒說完呢。
外國的火腿,別有風味。
在火腿風干期間,它的口感能夠激增幾十倍。
西班牙火腿,在頂級切片師的刀下,活了。
一旋,一挑,一卷。

薄如蟬翼,紅白相間,然彈性不減。
送進你嘴時,食客需要從刀尖銜下火腿。

每吃一片都是一場儀式。
小麥被世界人民賦予花式吃法,兩面被滾燙純黑石子炙烤的石子饃。
烤好后一掰即碎,酥香滿口。

重達三斤的枕頭饃,渾圓緊實,勁道有嚼勁。
切片后均勻抹上香辣西瓜豆醬,在辣醬刺激下饃片盡顯甘甜。

還有伊朗薄如報紙的拉文什面餅,剛出爐便引起孩童爭搶的桑嘎烤馕。
這些只是《風味人間》中的一隅。
在第一集“山海之間”中,講述了不同地理環境條件對當地美食的影響,國內和國外輝映。

其中最為動人的一幕在片尾——鏢旗魚。
海上已是一百三十天漁況不佳,臺東父子只能上香拜神祈禱。
終于等到東北風狂吹,旗魚出現的時節,父子再次駕駛鏢漁船出海。
父親掌舵,兒子獨立船頭。手握兩米長的三叉戟,如同海王。
漁船在風浪中顛簸,轉圜,浪頭拍打船身激起浪花。

叉魚是一瞬間的博弈,中便中了,失手了旗魚便再無跡可尋。
第一次,小伙子失手了。
這次出海最終是否有所收獲,在這里賣個關子。
只是船頭顫動,汪洋大海中一簇小小漁船。
魚叉奮力一揮,刺破海面,也扎中了淚點。

《風味人間》更多地在表現一些只要不去當地,就吃不到,甚至見不到的食物。
真正觸動內心的點是,即便在環境極端,人類為了美食還是能夠從自然中尋找饋贈。
阿勒泰苦寒的草原上有熱湯,臺東風浪大作的海面上還有一尾魚鮮。
一食、一蔬可能背后都藏了情懷、文化、儀式感甚至是性命。
我們為什么喜歡《舌尖》一二,為什么喜歡《風味人間》。
到底是因為美食中間的夾心是人文情懷和四方水土。
能拍出這點的人,必定是傳說中的吃主兒。
▍他是全中國最可口的男人
江湖上流傳著一個黑胖子的故事,有人說他是段子手,自黑之余不忘創造美食段子供人取樂。
有人說他是個美食博主,早在博客時代就寫下百余篇美食長文。手機存了5600個餐館的信息,地址、菜色、服務員的態度張口就來。

他是著名的“掃街嘴”,曾經帶著兒子在北京一條街一條街吃過去。六環里任何一條街找飯店,問他都能解決。
傳言他為吃不要命。汶川地震期間,他給單位送物資,中途在一家冒肥腸店吃飯。
他愣是為了這碗冒肥腸連余震都可以不管不顧。
客人四散奔逃,他眼一閉,心一橫。
先吃再死也不冤枉。

據說他還是一個神秘組織——“老男人飯局”的成員,其他的還有諸多京圈兒文化人,張立憲、羅永浩、王小山、楊葵……
局里有人說如果把老男人飯局比作一個人,那他一定是舌尖,最懂滋味的部分。
這個“舌尖”后來拍了《舌尖兒》。
他就是陳曉卿。
沈鴻飛說他為什么長含口水,因為他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所謂“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一個老饕能夠放大美食宇宙,拍出那些最隱秘地方隱藏的冷箭竹和巴楚蘑菇。再將它們煨湯燉肉端出來盛上來端給你。
美食紀錄片中的吃主兒,非陳曉卿莫屬。
文/毛獨兒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5345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