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抓周習俗及寓意(親近傳統文化寶寶周歲了)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
是中國傳統習俗之一,
是寶寶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
也是預測寶寶前途和性情的重要儀式!
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愿,
寄予了父母對子女的深情!

抓周習俗流傳已久,
中國古代發生過哪些有趣的抓周故事?
有什么特殊的講究?
抓周真的能夠預測孩子的未來嗎?
我們邀請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人類民俗學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蕭放,
為我們講講關于抓周的那些事兒。

受訪專家|蕭放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人類民俗學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 
采寫、制作 | 張海燕

抓周的歷史發展

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中對抓周有明確記載,當時叫作“試兒”。

唐宋時期,這一風俗已從江南傳遍全國,稱作“試晬”或“周晬”。
元代和明代,此習俗更加盛行,被稱為“期揚”,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試周”之稱。
抓周趣事
曹彬
據《宋史》記載,曹彬幼年時抓周,面對琳瑯滿目的玩具,先是抓了一枝長矛,然后是祭祀的禮器,最后抓了一枚印章。長大后的曹彬成為了北宋的開國元勛。


賈寶玉
《紅樓夢》第二回記有賈寶玉抓周的情況:“那周歲時,政老爺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政老爺便不喜歡,說他將來是酒色之徒。”
錢鐘書
錢鐘書先生的“鐘書”二字,據說來源于他抓周時抓到了書,所以他的父親錢基博先生就給他起名“鐘書”。

抓周有講究
中國古代,孩子周歲時,先沐浴再穿上新衣才能開始抓周。抓周的物品男孩女孩有所不同。男孩用弓矢紙筆,女孩用刀尺針縷,再添加一些食品、器具和玩具等。將這些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觀察他拿了哪些物件,由此預測孩子今后的志向愛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習俗越來越多地被許多家庭所重視,但人們已經不相信抓周預測未來的說法,抓周的方法和工具也有了新的變化。
抓周方法
1. 抓周時間
吃中午飯之前舉行抓周活動,抓周活動持續1小時左右。
2.抓周的物品
所選抓周的物品要大小、顏色一致。每周物品或是寶寶都熟悉的,或是寶寶完全沒碰過的。將各種物品擺放于小孩面前,每周物品距離寶寶的距離相同,任其抓取物品。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
3.抓周過程
家長不要干預寶寶抓周,并且在一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以判斷寶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及抓在手上玩最久的那件物品。
抓周工具
現代人抓周常見的工具是“抓周樂”。
抓周樂

串鈴

魯班斗

將軍盔
串鈴:心地善良,醫行天下
魯班斗:心靈手巧,長于設計
將軍盔 :愛武尚武,易軍易武

倉頡簡

伊尹鑊

財滿星
倉頡簡:學識淵博,前途無量
伊尹鑊:守家愛家,一生幸福
財滿星:命中有財,一生富貴

王亥算

陀螺樂

官星印
王亥算:易商好商,商界巨子
陀螺樂:喜歡運動,體壇巨星
官星印:命中有官,官運亨通

酒令籌筒

食神盒

洪崖樂
酒令籌筒:喜好交際,友遍天下
食神盒:口中有福,享盡美味
洪崖樂: 性格活潑,能歌善舞
除了常見的抓周樂,新生代的爸媽在寶寶抓周這件事情上可是絞盡腦汁、腦洞大開。不信?你看!
傳統范抓周工具

現代范抓周工具

創意DIY抓周工具

有啥用啥型抓周工具

望子成龍式抓周工具

抓周真的能預測孩子的未來嗎?
抓周是中國傳統民俗,我們沿襲著傳統,但也要去除不合時宜的部分。抓周不能預測孩子的未來,不論寶寶抓到什么,抓或是不抓,都不會影響寶寶周歲給家長帶來的喜悅。讓孩子擁有似錦的前程,還是需要家人的細心呵護與科學養育。

討論
你家寶寶抓周了嗎?抓的啥?
你當年抓的啥?和現在職業有關嗎?
歡迎留言哦~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養育科學研究院
讓育兒生活科學而美好
投稿、轉載、合作請
1023293404@qq
.com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1148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