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兒童版漢字故事(給寶寶講漢字故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小朋友們,看看下面的這幅圖,認識這是什么嗎?

這是璧。璧的下面是個“玉”字,表示,璧是一種玉?!氨佟北硎咀x音。璧是古代的玉器,圓形扁平,中間有孔。一般邊寬是內孔直徑的兩倍。如果孔再大一點就叫“玉環”,孔再小一點就叫玉瑗。璧不是普通的玉石,是一種用作祭祀、朝見天子、葬禮的禮器,也是裝飾品。
因為璧是一種難得的玉石,所以又泛指美玉,還引申用作美稱,如,一對璧人。
因為璧是古玉,所以,中國古代的璧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和氏璧。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了一塊璞玉。璞玉就是蘊藏著玉的石頭,還沒有打磨出玉的石頭。卞和將這塊璞玉獻給了楚歷王,楚厲王派玉工來辨識一下,玉工說是石頭。楚厲王以欺君之罪將卞和的左腳砍斷。后來,武王繼位,卞和又獻玉,仍被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右腳。
后來,文王繼位,卞和抱著玉在山下哭,文王派人問他為什么哭,他說:“我不是為我被砍斷雙腳而傷心,是為了明明是寶玉的材質卻被稱呼為石頭,明明是忠貞之士卻說欺君而傷心難過呀!”文王聽了,命人剖開璞玉,果然得到了寶玉。
楚文王為嘉獎卞和忠君之心,便將這塊玉命名為“和氏璧”。
后來,戰國時期,和氏璧幾經流轉,到了趙惠王的手里。秦昭王給趙王寫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換這塊璧。當時,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趙王怕給了璧,卻換不回城池。藺相如自告奮勇,愿意奉璧前往。他說:“如果城池劃歸了趙國,璧就留在秦國,如果城池不劃過來,我一定會將完整的和氏璧帶回趙國的?!?/p>
秦王見了和氏璧,愛不釋手,但并無換城的意思。藺相如見了,就借口和氏璧上有個瑕疵,要指給秦王看,把和氏璧拿了回來,并悄悄安排人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后用“完璧歸趙”這個典故比喻物歸原主。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26146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