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夜間飛行的秘密》一 生字,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四年級夜間飛行的秘密練習題?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四年級夜間飛行的秘密練習題
《夜間飛行的秘密》
一 生字
蚊(wén) 即(jí) 科(kē) 橫(hénɡ) 豎(shù)
繩(shénɡ) 系(xì) 蠅(yínɡ)證(zhènɡ)
研(yán) 究(jiū) 達(dá) 駕(jià) 駛(shǐ)
二 詞語
蚊子 即使 靈巧 科學家 橫七豎八 繩子
蒼蠅 證明 研究 雷達 顯示 駕駛員
三 詞語解釋
橫七豎八:形容縱橫雜亂
探路:事先探察道路情況。
漆黑:非常暗,沒有光亮。
障礙物:擋住道路,使不能順利通過的東西。文中指阻礙飛機安全飛行的物體。
敏銳:(感覺)靈敏;(眼光)尖銳。
清朗: 清凈明亮。
隆隆: 擬聲詞,形容劇烈震動的聲音。
熒光屏: 涂有熒光物質的屏,X射線、紫外線、陰極射線照射在熒光屏上能發出可見光。
研究: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文中指科學家通過實驗等方式弄清楚蝙蝠為什么能在夜里飛行。
四 課文解讀
1 蝙蝠是怎么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答:蝙蝠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向前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2 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
巧地避開。
答:“極細”說明障礙物非常細小,“靈巧”說明蝙蝠動作很靈活,突出了蝙蝠夜間飛行的本領之高。
3第一次實驗“鈴鐺一個也沒響”說明了什么?
答:說明蒙上眼睛并不會影響到蝙蝠的飛行能力,這也是科學家接下來又要做其他兩次實驗的原因。
4 第 5自然段中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沒頭蒼蠅”?
答:蝙蝠飛行時被塞住嘴和耳朵后,就不能發揮超聲波的作用,和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這樣的表達生動形象。
5. 為什么課文沒有具體寫后兩次實驗?
答:因為后兩次實驗條件未變,如果后兩次實驗也具體寫,就會顯得啰唆、重復。作者這樣寫有詳有略,可以使表達更簡潔。
6 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答:蝙蝠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立即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7.蝙蝠和雷達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答:蝙蝠的嘴--雷達的天線
超聲波--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
蝙蝠的耳朵--雷達的熒光屏
8 后來,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
答:“反復研究”寫出了科學家嚴謹的工作態度,“終于”一詞說明了結論不是輕易得出來的,而是經過反復實驗得出來的,突出了實驗成果得來不易。
9 飛機在夜間能安全飛行,和蝙蝠有什么關系呢?
答: 蝙蝠夜里飛行是靠嘴和耳朵分別發射、接收超聲波來探路的,而飛機上安裝的雷達和蝙蝠探路的原理類似。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被雷達接收,顯示在熒光屏上人們就能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沒有障礙物。
10 蝙蝠探路的原理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答:蝙蝠探路時會發出超聲波,超聲波碰到物體時會反射回來,這樣蝙蝠就不會撞到物體了。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還設計了超聲波加濕器、超聲波探傷儀、警報器等。
11 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
答:示例:從魚身上得到啟示,人們發明了潛水艇;從雪地上行走的企鵝身上得到啟示,人們發明了越野汽車……
12 中心思想
答:課文講述了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并受此啟發,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其能夠在夜間安全飛行。課文告訴我們要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激發我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9712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