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春曉 一年級語文下冊古詩
發(fā)布時間:2024-01-22閱讀(13)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字詞釋義:
①春曉:春天的早晨。曉,拂曉,天剛亮的時候。
②不覺曉:不知不覺天亮了。
③處處:到處。
④聞:聽到。
⑤啼鳥:鳥叫聲。
⑥夜來:夜里。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與王維并稱“王孟”,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他的詩作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描寫山水田園風光、隱居生活,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詩文賞析:
詩人沒有直接描寫眼前的春景,而是通過寫春天早晨醒來后的聽覺感受和聯(lián)想,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感情。“處處聞啼鳥”,可以理解為這些鳥兒的歡鳴聲把酣睡中的詩人喚醒,詩人很自然地產(chǎn)生聯(lián)想:夜里的那一陣陣風雨,不知搖落了多少春花,帶走了幾分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隱含著詩人因春光流逝而產(chǎn)生的淡淡哀愁。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807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