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鹽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0)
                    
                 自貢鹽井有富世井、燊海井、卓筒井、達德井、自流井等。1、富世井:自貢歷史上的第一口鹽井,標志著自貢井鹽業的開端。東漢章帝年間,在富順縣城關鎮開鑿了這口鹽井。富世井在蜀中,以產量高、鹽質好而聞名遐邇。2、燊海井:燊海井鑿達1001.42米,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口千米深井。1985年自貢市政府對燊海井進行了修復,按照“整舊復舊”的原則,保留原來的格局和木質穿逗結構的建筑風貌,對高18.3米的天車進行了重新捆扎。3、卓筒井:卓筒井使用“沖擊式(頓鉆)”的鑿井工藝,克服傳統大口徑淺井的諸多弊端,成為世界鉆井技術的先驅,被認為是我國古代繼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火藥之后的第五大發明。4、達德井:鑿于清代乾隆四十一年,外型壯觀、呈“A”字型的塔式井架。主體由數百根質輕、濾水性好、耐磨防蝕的杉木排列捆扎,組成若干外圓中空、從低到高逐漸收小的木柱,并在空中交接組合而成。然后安裝被稱作“天滾”的滑輪,再配置各種構件。5、自流井:自流井是嘉靖十八年到三十三年(1539到1554),由于舊井廢棄,因而在富順縣以西九十里的榮溪水濱開鑿的一批鹽井,作為新的井鹽產地。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7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