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最好看的語文教材插圖:花里胡哨模糊不清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9)
部編版教材從2016年開始由部分地區試用到如今全國普及,已經經過了多個學年的磨練,這套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自問世以來,就一直爭議不斷,前些年網上還掀起了給部編版教材“找茬”的熱議話題,然后就有了很多的問題:

最后,我們這套教材的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教授溫儒敏出來對部分問題做出了解釋,不管溫教授的解釋大家是否能夠聽的信服,就給部編版教材找茬這件事來看,雖然有些家長是借機“開涮”,但是不得不說有些質疑是值得探討的。溫主編則表示,教材是公共知識產品,大家可以批評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進行無端的人身攻擊。

溫教授給我們編這套教材時候已經70多歲了,我們應該十分的尊敬他,但是對于教材中的的確確存在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因為尊敬他而忽略掉,這一次我們就來看看部編版教材中的插圖問題。
插圖是小學語文教材中重要的教學資源,借助插圖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借助插圖可以渲染課文的學習氛圍,通過插圖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到圖中人物的表情,或者感受圖中景觀的樣子。可以說小學語文課本中插圖是十分重要的。
封面奇異的設計

部編版這套教材的封面上的插畫是著名動畫導演、繪本畫家景紹宗繪制的,封面圖片都與課本中相應單元或課文對應,確實是非常有代表性,但是此插畫外的封面設計,讓人卻摸不著頭腦,看不懂的一條一的豎線和封底丐幫衣服補丁樣式的色塊,封面設計者是要表達什么意思,與我們語文課程又有什么關系。
插圖的模糊

插圖的模糊是這套教材中的一大缺點,比如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中,第一課《古詩三首》中的插圖,在古詩《三衢道中》旁邊的插圖,模模糊糊(筆者用的是正版教材),而且看不到與古詩中的場景有什么特別緊密的聯系。

再如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寫的是《清明上河圖》,課文中著重寫了街上熱鬧,和橋頭騎馬人和轎子要相碰的情景,很多同學拿著模模糊糊的課本插圖問老師,到底課文中是描寫的畫上的哪部分。可以說一幅精湛的古畫就因為插圖模模糊糊,給學生留下了這幅畫并不像課文描寫的那般好的印象。
插圖并不能幫助理解課文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中,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配圖中,采用的是那種暗淡的水墨畫,整個色調都偏灰暗,既無法讓人感受到”無窮碧“,也無法讓人欣賞到”別樣紅“。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荷花》,是葉圣陶的作品,期中第2自然段寫了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眼里綻放,有的似開非開,邊讀可以邊想象出滿池荷花的美景,然而,課文的插圖,卻一下子將這種美好的意境打破了,從插圖中,我們感受不到任何的美感,學生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插圖上的荷花并沒有課本上描寫的那么好看吧。
為了插圖而插圖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整篇課文在一種藍黃交織的背景中,模模糊糊地看出個太陽,月亮和星星,但是真的與課文有多少聯系呢?

再看這一冊第8課《池子與河流》看看這一課的插圖,美感?與課文的聯系?我們已經無力吐槽了!

之所以插圖會出現這么多情況,據網友說是現在的出版社已經沒有了插畫師,所有的課本插畫都是外包給其它公司,所有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相對來說部編版教材還是新生的教材,雖然改革的力度很大,有很多優秀之處,但是其中還是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教科書的編者不應該諱疾忌醫,應該傾聽一下來自一線的教學反饋,來自家長的質疑,來自學生的困惑,把我們的教科書編寫的更加優秀。
?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4482.html
上一篇:這個翯字怎么讀?翯怎么讀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