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8)
電子課本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祖籍浙江海寧,早年留學美國,“九葉詩派”詩人。主要作品有《贊美》《詩八首》。
二、相關資料
“九葉詩派”因《九葉集》而得名,這本9位詩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葉詩派作為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一個流派卻活躍于 20世紀40年代后期的國民
黨統治區的詩壇。九葉詩派強調“忠實于時代的觀察和感受,也忠實于各自心中的詩藝”。
三、理解詞義
1.憂戚:憂傷煩惱。戚,悲傷。
2. 枉然:白白地。
3. 飄逸:漂浮,飄散。
4. 流盼:轉動目光觀看。盼,看視。
5 坦蕩:寬廣平坦;形容心地純潔,胸襟寬暢。
四、問題解疑
1.“我看”領起的四句,描繪出一幅什 么樣的圖畫?
本題運用詩歌畫面描繪法。描繪了向晚的 春風、豐潤的青草,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傍晚時分柔美恬靜、充滿生機的春景圖。
2.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揉”是用手來回擦或搓的意思,這里運 用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風的力度和溫柔。
3.詩人是如何描寫所看到的春日美景 的?有什么作用?
詩人看到“春風”聯想到“青草綠潮”, 看到“飛鳥”聯想到“靜靜吸入深遠的晴空”, 看到“流云” “紅暈”聯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作者聯想自然豐富,字里行間 流露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情景交融,為 后文抒情做鋪墊。
4.這里的“你”指誰?
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滿生機的萬物。
5.如今卻只見他生命的靜流隨著季節 的起伏而飄逸”這句話怎么理解?
遠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們留 下的對大自然的吟詠贊美一直在時間的長 河里飄逸。
6.作者在結尾因自然的激發而生出怎樣 的愿望?
作者在結尾用“讓我的呼吸與自然合流!讓歡笑和哀愁灑向我心里,像季節燃起 花朵又把它吹熄”的詩句,表達了要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同悲同樂的愿望。
7.詩歌后三節都是作者所思,其內容有什么不同?
第③節主要寫在孕育了萬物、充滿生機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歡樂和憂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第④節主要寫遠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們留下的對大自然的吟詠贊美一直在時間的 長河里飄逸。第⑤節在前兩節的基礎上,很自然地抒寫出 希望將生命融人自然,讓“我”的愛回歸大自然 之中去,真正獲得生命“巨樹永青”的人生之愛 的歸宿。最后一節,點明主旨,升華主題。
五、課文主題
詩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風、 春草、飛鳥、流云等意象,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 的熱愛以及要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的思想感情。
圖文解讀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