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其實關(guān)于這個年齡的叫法很多時候還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別的,特別是古代和現(xiàn)代的,完全就是兩碼事,最近很多人都在問這個“耳順”到底指多少歲呢?這個問題也比較值得研究我探究的,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揭秘學習看看了,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了呀! 耳順是指:“60”歲。并不是70歲哦,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區(qū)分了,耳順是指60歲!60歲!60歲! 耳順之年指六十歲,也為花甲之年。
意思: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內(nèi)是非真假。 通常還容有一種意思是指,到了六十這個年紀,是聽得進逆耳之言的,指人生修行所能達到的一種高度。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學有所成;四十歲遇到事就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去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能順著心意去做事,而不會超越世間的規(guī)矩。
古代年齡稱呼大全: 古代年齡稱呼有:湯餅、初度、生小、總角、垂髫、始齔、教數(shù)、外傅、束發(fā)、舞勺、及笄、舞象、待年、弱冠、而立、不惑、強壯、艾、花甲(耳順)、古稀、皓首、耄耋、黃發(fā)、鮐背、期頤。 1、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 2、初度:周歲。 3、生小:幼年。 4、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fā)結(jié)之,即兒童的發(fā)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5、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發(fā)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恒牙。按生理常規(guī),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7、教數(shù):9歲。 8、外傅:10歲,出外就學。 9、束發(fā):束,捆,結(jié)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fā)為髻,因以「束發(fā)」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10、舞勺:13歲。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yīng)該學會各種技藝。 11、及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jié)發(fā)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12、舞象:男十五歲~二十歲。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13、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14、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 15、而立:指30歲。 16、不惑:指40歲。” 17、強壯:指四十。 18、艾:指50歲。 19、花甲(耳順):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20、古稀:指70歲。 21、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22、耄耋:指八九十歲。 23、黃發(fā):指長壽老人。 24、鮐背:指長壽老人。 25、期頤:指百歲。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73708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