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說到這個中醫還是挺有內涵的,最近瘟疫的的確確非常的嚴重,所以我們就回顧了中國古代到底是個什么情況,那么這個古代治療瘟疫是辯證配方呢?還是萬人一方呢?這個還值得研究下的,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繼續來分析看看! ![]() 中醫對待病人講究的是“因病施治”,正常情況下都是“一人一方”,可是當出現瘟疫等大范圍疾病的時候,“一人一方”就不那么容易實現了。 古代的醫療水平遠不及現在,但從記載來看也治療方式都是以“隔離治療”為主,治療藥物多為各有不同,比如宋代蘇軾記載“用姜、蔥、豉三物,濃煮熱呷,無不效者”,蒙元初年,軍隊發生疾疫,以大黃療治為主,救活近萬人等等。 ![]() 那么古代中醫對瘟疫,是一人一方的辯證治療,還是萬人一方呢?我認為此時的中醫治療不會出現“萬人一方”的現象,會制定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資源條件的限制,“一人一方”不可能實現。 在古代,中國沒有出現“醫院”的概念,人們有個頭疼發熱的,需要找郎中開藥,藥鋪抓藥,自己熬制,郎中的也多是世家傳承,這也就限定了醫療資源的配置,沒有現在這樣合理,有出現“萬人一醫”的可能性。 一旦出現瘟疫等大規模的疾病,即便是召集全國各地的郎中來此,也根本無法完成整個地區的診治,況且“一人一方”就必須“一人一診”,這樣顯然會加大傳染的幾率,我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可取的。 ![]() 相對于“一人一方”,“一群一方”更具操作性,“萬人一方”可能性不大。 無法診治全部患者,但是可以將患者按照不同的群體進行大致的分類,比如婦女、老人和孩童,每種群體對于藥物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可以按照群體做出不同的藥方,適合不同的群體,這種方法在瘟疫出現時,是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 也就是說,“萬人一方”是很難出現的,而且按照“一群一方”處置方式更加具有針對性,也符合中醫“因病施治、因人而異”的理念。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36084.html
上一篇:做魚頭湯無腥味的方法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