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國有三不祥的道理啟示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最近很多人都說了這個國有三不祥的故事還是比較有哲理有故事的,對后人的啟示非常的大,那么這個國有三不祥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到底有什么啟示呢?下面我們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 國有三不祥,出自江漢劉向所著的小說集《說苑》: 齊景公外出打獵,上山碰到了老虎,下山又碰到了蛇,感覺很掃興,并且是不祥的預(yù)兆,于是將晏子找來問這個問題,晏子回答的也很干脆,說對國家而言有三件不祥之事,分別是君王有眼無珠不識有才之人、知道有才之人的存在卻不啟用他、任用他卻又不信任他!這才是真正的國有三不祥,你說的那些怎么能算是不吉祥呢? 但是,一個國家出現(xiàn)不詳,確實是有預(yù)兆的。這里,我們舉一個單位為例,并收集一些句子,供大家參考。 舉例說明: 有一所縣級重點中學(xué),他們的老師連公職都不要,紛紛只身下廣東,有的家小還在這里,也不顧了。 學(xué)校教學(xué)質(zhì)量下落千丈,考上九八五、二一一大學(xué)的學(xué)生大幅下滑。 為什么? 就連他們的辦公室主任也下廣東了。 我問他們的辦公室主任。他只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這個故事可窺見一斑。 有一天,領(lǐng)導(dǎo)開會后照相。辦公室主任安排大家就座。等各位座落妥當,主任去叫校長來照相。 校長大怒:“我是你能來叫的嗎?” 辦公室主任悻悻而歸,匯報給了分管的副校長。副校長親自前去請校長來參加照相。 太過于講究級別,官僚盛行。 講到這,辦公室主任一臉的無奈。 所以說,一個組織開始破敗是有跡象的。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 兩本論述的關(guān)于國有不詳?shù)臅?/strong> 一.《素書》 相傳為黃石公所作,傳給張良。張良不得其傳人,隨喪入墓,后盜墓賊盜墓發(fā)現(xiàn),才重見天日。 1.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不重視人才,這是破國的先兆。 2.山峭者崩,澤滿者溢。自滿,高傲,聽不進別人的進勸。 3.棄玉取石者盲,羊質(zhì)虎皮者柔。貌似強大,實則羸弱不堪。 4.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國之四梁八柱不強,大夏不穩(wěn)固。 5.足寒傷心,人怨傷國。怨聲四起,這也是破國的先兆。 6.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人先弊。 7.根枯枝朽,人困國殘。 ![]() 二.《反經(jīng)》 相傳為李白的老師——趙蕤所寫,用“九風(fēng)”來描述國之不祥。 1.治國之風(fēng):上不勝其下,下不犯其上,上下不相勝犯,故禁令行,人人無私,雖經(jīng)險易而國不可侵,治國也。 2.衰國之風(fēng):禮俗不一,職位不重,小臣讒疾,庶人作議。此“衰國之風(fēng)”也。 3.乖國之風(fēng):君臣爭明,朝廷爭功,大夫爭名,庶人爭利。此“乖國之風(fēng)”也。 4.亂國之風(fēng):上多欲,下多瑞,法不定,政多門。此“亂國之風(fēng)”也。 5.荒國之風(fēng):以侈為博,以伉為高,以濫為通,遵禮謂之拘,守法謂之固。此“荒國之風(fēng)”也。 6.叛國之風(fēng):以苛為察,以利為公,以割下為能,以附上為忠。此“叛國之風(fēng)”也。 7.危國之風(fēng):上下相疏,內(nèi)外相疑,小臣爭寵,大臣爭權(quán)。此“危國之風(fēng)”也。 8.亡國之風(fēng):上不訪下,下不諫上,婦言用,私政行。此“亡國之風(fēng)”也。 9.強國之風(fēng):內(nèi)無專寵,外無近習(xí),支庶繁息,長幼不亂,昌國也。農(nóng)桑以時,倉廩充實,兵甲勁利,封疆修理,強國也。”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73382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