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3)
|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端午家家戶戶都會吃上新鮮的粽子。不過現代人過端午和古人過端午的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可能如今我們更期待的是端午會有三天假期。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各種節日的慶祝方式肯定會產生差異,那想要體會端午的文化內涵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呢?這次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端午節的童謠兒歌,不僅是能交給孩子,也能讓你從中體會到不少有關端午的故事。 ![]() 馬上又到端午節了,大家都想好了怎么和孩子過端午嗎? 帶孩子過端午節,不僅要有陪伴,還應該帶著孩子感受端午節的元素。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有創意的端午節活動,快帶著孩子一起玩吧。 1、帶著孩子包粽子 端午節的時候,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坐在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的時候,跟孩子講端午節的來源,了解屈原和粽子的故事。這樣做,可以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也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在包粽子的過程當中,帶著孩子分工協作,讓他明白團隊精神的意義。在吃粽子的時候,就是讓孩子感受享受自己勞動果實所帶來的喜悅。 2、陪孩子看龍舟賽 賽龍舟是一個經典的傳統項目,但是很多孩子都不了解。每年端午,許多地方都會舉行賽龍舟,趁這個時節,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看一場龍舟表演。親歷一下賽龍舟的刺激,更加深刻的體會端午的文化。 3、掛艾草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掛艾草。在中國的民俗中,農歷五月,稱之為“毒月”。因為正值初夏,天氣炎熱,雨水漸多,蚊蟻滋生,是疫病流行的爆發季節。所以,掛艾草,防病防蟲驅五毒,是端午節的習慣。 而且,掛艾草能夠驅除蠅蚊。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在大門上插上艾草,給孩子講講這些風俗習慣。 ![]() 4、帶著孩子編五彩繩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寓意著祈福納吉辟邪。孩子戴五彩繩,是很多地方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端午節也被稱作“小兒節”,因為有這些重要的意義,端午節戴五彩線的習俗仍延續至今。 趁著端午,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編一條五彩繩,然后給孩子佩戴起來。不僅有好的寓意,而且很好玩。 5、做蛋兜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人們會在這一天掛蛋兜。這個習俗已經延續兩千多年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媽媽們在端午將咸蛋煮熟,掛在孩子胸前,祈求孩子有一個平安的夏天。另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和好朋友互送蛋兜。 ![]() 6、帶孩子做手指游戲,唱童謠 端午童謠1: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 吃粽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 端午節童謠2: 端午節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們來跳舞。 吃粽子,賽龍舟,高高興興過端午。 端午節童謠3: 棕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 端午節童謠4: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童謠5: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 粽子香,包五糧, 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