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土崩瓦解典故出處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實際上在三國中,東吳一直被大家小看,其實孫權身邊也是人才輩出。從周瑜、魯肅到陸遜,個個都是能比肩頂級軍師的人選。特別是陸遜,東吳能在夷陵之戰中大勝劉備,就是多虧陸遜的計謀,當然陸遜其實早就顯露才華,但當時周瑜的光芒實在太過耀眼。今天將的這個成語土崩瓦解就和陸遜有關,一起來看看是發生了什么故事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陸遜傳》,時間是在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劉備和陸遜。原文如下: ![]() (陸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后,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備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www.ws46.com ![]()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陸遜于是下令讓士兵們都手拿一把茅草,用火攻對付劉備。蜀軍營寨頓時火起,各路東吳大軍同時向蜀軍發動總攻,斬殺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和胡王沙摩柯等人,一舉攻破蜀軍四十多座營寨。蜀軍將領杜路、劉寧無路可逃,不得不向東吳大軍投降。 ![]() 劉備帶著殘部搶占馬鞍山,負隅頑抗。陸遜又率部展開四面圍攻,蜀軍防線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樣,不可收拾,一萬多名士兵陣亡。劉備趁黑夜沖出重圍,靠沿途驛站燒毀將士們丟棄的樂器、鎧甲來阻擋東吳大軍的追兵,這才倉皇逃至白帝城。蜀軍所有的舟船、軍械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將士們的尸骸漂滿江面,順江而下。劉備非常悔恨地說道:“我居然被陸遜這個小子所羞辱,這難道是天意嗎?!”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這段記載中所提到的“土崩瓦解”,意為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樣,不可收拾,形容徹底崩潰。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見于司馬懿所著《史記·秦始皇本紀論》當中的“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 ![]() 這則成語故事中所介紹的戰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這便是決定三國疆域的一場重要戰役——夷陵之戰。這場戰爭因關羽被殺、荊州易主而起。劉備親自掛帥,以數萬大軍發動東征,孫權則任命陸遜為前敵統帥對抗留別。盡管在戰爭開始階段劉備取得了一些戰國,但隨后在戰略、戰術上犯下了很多錯誤,被東吳主帥陸遜抓住機會,火燒連營,終于兵敗夷陵,不但未能奪回荊州,還使得蜀漢帝國大傷元氣。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