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李斯算是忠臣還是奸臣?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戰國末期,秦朝的建立和鞏固,離不開李斯的一份力量,然而秦朝最終的覆滅,也和李斯脫不開關系。李斯的一生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矛盾共同體,既有著輔佐君王建功立業的能力,也有在一夕之間顛覆一個偌大的帝國的本事。這樣看來,李斯的一生該是有很多矛盾點的。那么,有功又有過的李斯,到底應該算是秦朝的忠臣,還是一個奸臣呢?
你可以認為他是一個功臣。李斯原本是楚國人,年輕時候做過一個掌管文書的小吏,但是卻在無意之間,通過一些老鼠參透了他所謂的“人生”,也就是“老鼠哲學”。某天,他在廁所里面看到了吃大便的老鼠,見到有人或者狗過來,那些老鼠立馬四散而逃,瞬間散得干干凈凈。后來又有一次,他看到了糧倉里面的老鼠,那些老鼠不僅一只只又大又肥,見到有人過來還是自顧自的,該干什么繼續干什么,就像沒看到一樣。 李斯認為,這就像人一樣,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取決于自己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這個道理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很正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力確實是非常大的。只是,李斯明白了這個道理,一開始他也選對了環境,只是最終還是敗在了自己的這套理論上面,這一點我們在后面會有所講述。
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李斯,分析了自己身處的環境,戰國末期,每個人都在追逐名利,李斯也不例外,他想要做一番事業,于是來到齊國,拜入荀子門下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即“帝王之術”。因為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所以李斯也被后世認為是法家代表人物。學成之后,他對比了各國的形式,看中了最有希望的秦國。 李斯先是得到了呂不韋的賞識,得到一個小官職,這樣也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有了這個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向秦王進獻離間六國的計策,首先攻滅韓國這個主意,也是李斯提出來的。誰知道韓國可能是嗅到了不安穩的氣息,派出鄭國到秦國修建鄭國渠,希望借此來消耗秦國國力,誰知道后來目的暴露,東方各國都派間諜來做賓客,秦國群臣對此表示,這些人不懷好意,建議秦王把他們趕走。
于是,就誕生了歷史上很有名的《諫逐客書》,李斯也在這些被驅逐的賓客之列,他通過《諫逐客書》,成功令秦王收回成命,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同時告訴秦王,只要是有才能,為什么不能用,不應該因為他的國籍而將他們就這樣驅逐。 秦國最終統一之后,李斯的政績就更多了,廢除分封制,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修建馳道,車同軌,這一系列都是他的建議,并且其中的很多一直影響著后世的封建帝國。 但是,李斯也有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污點。
秦始皇駕崩之后,趙高心存野心,因為秦始皇詔令的頒布李斯一定會看到,所以他威逼利誘李斯,用他的家人、官位來勸說李斯,終于,李斯為了自己的功業,選擇了成為一只他從前很不屑的老鼠,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將原本帝國的繼承人賜死。盡管后面蒙氏兄弟的死看起來沒有李斯的插手,但是他們的死都與扶蘇之死脫不了關系,所以,李斯也是間接地兇手。 李斯高看了胡亥,也小看了趙高。趙高事后過河拆橋,反過來咬了李斯一口,這一口,不僅將他的性命斷送了,還連帶有他非常看重的家人,夷滅三族。此后,秦國更是一點一點朝著覆滅的深淵走去,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所以,李斯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呢?其實,他并不是真正的忠于一個國家,他只是忠于自己。秦始皇在世的時候,他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官位,地位,而秦始皇死后,因為在他看來,扶蘇不會給他這些,所以他選擇了胡亥,可是誰知道,胡亥只不過是一個表面上的皇帝,他的背后,還有趙高。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