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趙充國致仕后為何還能參與國事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趙充國是西漢著名將領,他在漢武帝時期,多次出兵匈奴,并立下顯赫戰功。趙充國一生不僅威震匈奴,還平定西羌,為漢朝走向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等到晚年,趙充國交還官職,也就是退休后,皇帝依然經常找趙充國商談國事,可見他的能力是非常出眾的。趙充國有勇有謀,后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那他退休后還能得到重用,其中原因大概是有兩條,下面就來了解看看吧。
1、經驗豐富趙充國很有戰爭經驗,這是朝廷要重視他很重要的原因。趙充國曾跟隨漢武帝三次攻打匈奴,并取得勝利。 后來他又跟李廣利一起率軍攻打匈奴,結果被匈奴軍包圍后,趙充國就帶著一百多人,突圍并攻陷了敵陣,使得李廣利也突圍了。
漢宣帝時期,匈奴又來侵擾漢朝邊境,漢宣帝就派趙充國率四萬人駐守邊境九郡,結果匈奴知道后,就退兵了。 匈奴知道趙充國很有作戰經驗,也很勇猛,想戰勝他很難,于是作罷了。趙充國長年作戰積累了很多戰爭經驗,也很了解戰場的地理氣候情況,因此在他退休后,一旦朝廷遇到有戰事,就會請他來分享經驗。
2、謀略出眾趙充國不僅有實戰經驗,而且還很有謀略。漢宣帝時期,先零和羌人解除怨仇并訂盟,趙充國就判斷出羌人會向匈奴借兵。 結果果然不出趙充國所料,因此趙充國建議讓邊防部隊做好準備,并告訴羌族各部落,不要解除怨仇,然后查明他們的陰謀。 趙充國在挫敗了羌人的入侵后,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張,接著去了金城查看地形,擬定方案,并親自帶領騎兵,做好再次戰斗準備。 羌人多次挑戰,趙充國不出戰,并用威信招降羌人,同時提出屯田湟中,然后建議亦兵亦農,就地籌糧,以此來減少百姓的負擔,也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穩定了軍心。
趙充國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將領,因此他退休后,朝廷也還是需要他的幫助。 趙充國既有經驗,又有謀略,這樣的人才,是不可多得的,而且漢宣帝也是一代明君,所以他肯定是要人盡其才。 雖然他允許趙充國退休了,但是遇到戰事,還是要請教趙充國。 所以我們從趙充國的一生,可以了解到,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合理正確地使用人才更為重要,因此漢宣帝在使用人才方面的學問,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