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司馬光有哪些歷史功績?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到司馬光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司馬光砸缸嘛,非常的聰明,從小學一直學到大的一位歷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問了,這個司馬光除了砸缸外還有哪些歷史功績呢?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啊,好像說得司馬光沒有什么歷史功績似的,最后我們就一起來簡單的說說司馬光的主要歷史成就吧,感興趣的可以一起來看看。 司馬光最大的貢獻就是廢除了王安石的苛政,讓宋朝的窮人少交一種稅。 我時常覺得有一句俗話很荒謬——“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為往往被群眾頌揚的歷史人物,比如王安石,他執政時期對老百姓,尤其是對最窮的老百姓最不好;反而司馬光是站在窮人這一邊,為窮人說話。
結果如今王安石居然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好人”,司馬光反而成了“壞人”。 真的太荒謬了,在我看來,簡直是奴隸為奴隸主唱贊歌。 我簡單說說為什么王安石變法本質是盤剝宋朝的窮人。 我史料依據來自中國宋史研究會前會長王曾瑜教育,博導;宋史研究會理事虞云國教授,博導。 以王安石最為著名的“免役法”為例。 宋代徭役分為“差役”與“力役”兩種,所謂“差役”就是農村富戶、小地主幫助衙門辦差,這又被稱為“衙前役”;而窮人因為沒有財產,不能包賠損失,所以窮人服“力役”,修橋鋪路算你一個勞力。 “衙前役”的范圍很廣,承包縣里的酒樓、作坊乃至于當衙役都是“衙前役”的一種,到了送神宗朝,“衙前役”幾乎成了富戶和地主的一種福利。 那么,宋朝怎么區分地主和窮人呢? 宋朝根據財產總數把人劃分為五等戶,一二三等戶屬于富戶、四五等戶是窮人,佃戶則屬于五等戶之外,完全不擁有土地。
總而言之,大家記住,差役和四五等戶沒有關系,四五等戶服“力役”。 王安石變法的核心是“富戶必須服差役變成如果富戶不想服差役,那么出一筆錢,衙門拿著錢找人服役”。 這看起來在理論上是好事,但是王安石收“免役寬剩錢”的收費范圍包括了原本沒有資格服差役的四五等戶。 換言之,原本就沒有資格服差役的窮人也要繳納“免役寬剩錢”,而繳納的“免役寬剩錢”的四五等人,他們需要服的“力役”并不減免。 這就是打著變法的旗號橫征暴斂。 事實上就連后來新黨大將章惇也不得不承認司馬光批評“免役法要求窮人繳納‘免役寬剩錢’”批評的對: 下戶元(原)不充役,今來一例納錢。 就連宋神宗都認為王安石變法“稅斂甚重”。 司馬光一上臺就廢除了“免役法”,改行“差役法”,這就等于司馬光免除了四五等戶需要繳納的“免役寬剩錢”,這就是對窮人免稅啊。
對窮人免稅,這是不是司馬光的貢獻? 司馬光把軍寨送給西夏是怎么回事呢? 因為司馬光廢除了大量王安石的新法,導致朝廷收入急劇下降,但是因為實行新法所新招募的人員、開邊所需的軍費都沒辦法下降,所以司馬光希望借著把四個軍寨給西夏的方法,減輕北宋邊防壓力,然后再騰出手來減少朝廷開支。 司馬光的這種想法確實很幼稚,但是不得不說,司馬光也是和王安石學的。 王安石執政的時候,他主要對外目標是西夏,所以他不想對遼國開戰,于是當遼國在邊境制造沖突的時候,王安石主張息事寧人,準備把邊境四千戶宋人劃撥給遼國,因為不能破壞了王安石圖謀西夏的大略: 必無此理。然兩屬人戶才四千餘,若朝廷有大略,即棄此四千餘戶,亦未有損。 司馬光棄地與王安石送人,我不覺得誰比誰更光榮。 最后,根據宋史研究會前會長王曾瑜教授考證,王安石家是大地主出身,隨便送給南京一座寺廟就幾百畝土地;反而司馬光是真正小地主家庭出身。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89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