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沈藎是誰 沈藎為什么被清政府杖斃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說到這個沈藎,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誰,他是當時在清末的時候一位記者,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被杖殺的記者。對于這個事情,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畢竟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因言被殺的新聞記者。那么這個沈藎到底是誰呢?為什么清政府會杖斃他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沈藎是誰
說到這個沈藎,他是一位長沙人。非常擁護變法,而且是一位非常堅定的革命主義者。最早的時候,戊戌變法他就已經(jīng)參與了。不過后來變法失敗之后就去日本留學了。留學完回來之后就參加了自立軍,后來還從事了反清革命工作。畢竟當時對清政府已經(jīng)完全失望了,所以反清的情緒非常強硬。不過最后還是被滿清政府給抓捕,最后杖殺! 2、沈藎為什么被清政府杖斃由于東北三省乃是清廷的“命根子”,所以慈禧太后拒絕簽署《奉天交地暫且章程》,并將增祺革職查問。沙俄見中國不肯就范,遂與清廷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答應分階段撤軍。但在條約簽署后,沙俄卻一再拖延撤軍進程,并提出所謂的“七項撤軍新條件”,妄圖繼續(xù)霸占東三省。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下,慈禧太后被迫妥協(xié),決定以秘密簽約的方式答應對方的全部要求,時在1903年4月。
然而,就在清廷與沙俄行將簽約之際,沈藎從滿清權貴的口中得知這個絕密的消息,并借助政務處大臣王文韶之子的力量,搞到密約草稿的原文。為了阻止慈禧太后的賣國行徑,替中國保住東北三省,沈藎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將密約草稿寄給天津英文版的《新聞西報》,并由該報原文刊登。隨后,國內外各大新聞媒體紛紛轉載,而日本新聞界為此還專門出了一期號外。 密約內容一經(jīng)公布,國內外為之嘩然,而清廷則陷入無比狼狽的境地。在國內外強大輿論的壓力下,慈禧太后只能下令廢棄密約,拒絕接受沙俄提出的“七項撤軍新條件”。次年(1904年),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沙俄在慘敗給日本后,被迫放棄在東北三省的全部權益,撤出所有的軍隊,這也是后話了。
慈禧太后顏面丟盡后,自然要派人全力查找密約泄露的原因,不久,沈藎因為被朋友吳士釗出賣,遭到清廷的逮捕。審訊期間,沈藎毫不諱言自己的所作所為,坦承自己的愛國行為,并怒斥慈禧太后企圖掩蓋簽訂密約的賣國行徑。由于當時恰逢光緒帝生日期間,按律不宜處決犯人,但惱羞成怒的慈禧太后卻根本不管這些,而是下令將沈藎即刻杖斃于獄中。 據(jù)《大公報》記載,行刑者用特制的大木板痛擊沈藎200余下,直打得后者血肉橫飛、骨頭碎裂,卻始終未聽到沈藎發(fā)出哪怕是一聲哀嚎。就在行刑者以為沈藎已死之際,后者卻突然開口說道:“何以還不死?速用繩絞我。”行刑者無奈,只好用繩索將沈藎勒死了事。沈藎遇難時年僅31歲,時在1903年7月31日,距離他被捕只有12天。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