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朱三太子究竟是誰 對清朝有多大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朱三太子”這個稱呼,對于清朝的幾位皇帝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個噩夢,順治、康熙、雍正,這幾位皇帝,都對這位朱三太子可以說是聞風喪膽,卻又沒什么辦法,那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什么人,有什么樣的實力?朱三太子應該就是明朝遺留下來的皇室血脈,但歷史上的朱三太子朱慈炯最終卻以失蹤為結局,但這樣的一個失蹤人士,為何卻對清朝有那么大的影響呢?下面就讓中睿百科網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朱三太子是誰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亡,明朝就此宣告滅亡。雖然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起了多個政權,史稱“南明政權”,但它最終還是沒能像當年的南宋一樣,能偏安一隅長達一百多年,而是僅僅在十多年后,就宣告滅亡了。 盡管如此,明朝的殘余勢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仍然在威脅著清朝的統治,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朱三太子”的人,硬是“折磨”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即順治、康熙和雍正。 那么,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誰呢?他很可能不是人,此話怎講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崇禎皇帝一共有七個兒子,除了四個早夭的,還有三個,分別為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和四子朱慈炤。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并沒有將他們除掉,而是將他們好好地收留了下來,等到李自成兵敗山海關之后,便將他們放生,讓他們三人各謀生路去了。因此,這三兄弟也就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2、朱慈炯是怎么死的清軍入關之后,攝政王多爾袞便宣揚說一定會善待明朝宗室,于是太子朱慈烺,在逃亡之后不久便前往他的外祖父周奎府上,與長平公主相認。據說兩人見面時,因想到國破家亡而抱頭痛哭,過后不久,便有很多人前來與他相認。 而在這時,清王朝一改入關時的政策,立即將他給緝拿入獄,不久之后便將其處死了,而那些前來與他相認的人也都沒有逃過此厄運。 太子朱慈煥被處死之后,按照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傳統,此時應該是由他的三弟朱慈炯擔任太子。只可惜,此時的朱慈炯卻已經下落不明了。因此在民間便有了“朱三太子”的稱謂,并且流傳開來。 當時不知道有多少反清復明的人,想找到朱三太子,作為正統性的標桿大旗,但始終都沒有找到。直到公元1679年,朱慈炯被清朝廷捕獲,他的下落才被世人知曉。 原來,他在與兄弟走散之后,便出家當了和尚。而就在他出逃三十多年之后,便被當地一群起兵反清的草莽裹挾,企圖打著他的名號對抗朝廷。在得知消息之后,康熙趕緊下令出兵討伐,并將他抓獲回京。后來,朝廷便以冒充前朝皇子的罪名將他給處死了。 所以實際上,真正的朱三太子早在公元1679年,即康熙十八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處死了。 但由于朝廷給出的官方解釋是說:此人是因為冒充前朝皇子才被處死的。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清朝的形象,但同時也在告訴世人,朱三太子還活在世上,他并沒有死。 因此在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地方的反清勢力均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對抗清朝。
3、為何朱三太子影響力那么大此外,除了這個原因之外,當時在民間還有崇禎的一個兒子,即我們上文說到的四子朱慈炤。不過在朝廷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七十多歲高齡了,并且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現在的他只想老老實實做一個良民。 但盡管如此,朱慈炤心中一直以來都有反清復明的想法,他為自己改名為“王士元”,倒過來則是“元士王”,還有他在為自己的兒孫取名字時,也嚴格遵照朱元璋當年定下的規矩來取。所以這不由得讓人懷疑,于是,七十多歲的朱慈炤還是被人舉報了。 朱慈炤下獄后不久,便被康熙下令凌遲處死,至于他的兒孫及家中的所有女眷也都紛紛被處死了。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雖然朱慈炤沒有謀反的行為,但卻有謀反的想法,所以依然會對清朝的統治造成嚴重的威脅,于是便將其給處死了。 朱慈炤死后,崇禎皇帝留下的最后一點血脈也就此消亡了。那么既然如此,“朱三太子”的事情似乎就該塵埃落定了吧?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康熙六十年的時候,臺灣朱一貴起義,仍然尊奉的是朱三太子的名號,與之相似的還有楊啟隆案等等。 在整個清朝初期,即從順治一直到雍正前期,有關“朱三太子”的案件就高達十幾起之多,不斷有人利用朱三太子的名號起兵反清,而朱三太子也成了清朝皇帝的夢魘,揮之不去。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清朝初期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朱三太子依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即便明朝已經滅亡,但很多企圖反清復明的人都想打著“朱三太子”的名義,獲得一定正統性上的支持。 而這個時候,你還敢說“朱三太子”是一個人嗎?當然不是,此時的朱三太子不過只是這群想反清復明的人手中的政治籌碼而已!它已然成為了一種正統性的象征!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615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