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趙奢只打贏過一仗 為什么就成名將了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趙奢是趙括的父親,而趙括很多人都知道他,也都是源于長平之戰的“紙上談兵”,千百年來對于趙括一直都是一種比較嘲笑的態度,嘲諷他只會在紙上高談闊論,實際上卻導致了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和嚴重損失。而趙奢作為趙括的父親,他在歷史上的名氣雖然不如趙括,但是軍事上似乎沒有趙括那么渣,但趙奢也只是打贏過一仗,為什么就能夠被稱為名將了?今天就讓中睿百科網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戰國時期名將輩出,在這些名將中,有一個人終身只領兵打過一次勝仗,卻被載入史冊并被世后所津津樂道。當然,他打贏的是擁有虎狼之師的秦國,而且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從此趙國騎兵成為唯一可以同秦銳士相抗衡的部隊。這個人就是戰國名將馬服君趙奢。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閼(ě)與之戰。
1、當時的秦銳士有多么強大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后,通過實行獎勵軍功的方法,使秦國軍力大增,步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六國中最為強大。尤其收復河西的戰役中,秦銳士橫空出世,先后活捉公子卬、魏錯龍賈,重創魏武卒8萬人。 由吳起親手打造的、戰國“第一支特戰部隊”魏武卒完敗于秦銳士,宣告秦國的虎狼之師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從前330年秦銳士收復河西,開啟挺進中原的序幕,到同趙奢所率的趙國騎兵遭遇,60余年中秦銳士從無敗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沒遇到過對手。 2、當時的趙國騎兵有多么強大趙國通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戰法、戰術發生根本性變化,騎兵的作戰能力六國中最為強大。通過剿滅中山國,擊敗林胡、樓煩,開疆拓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支制式騎兵部隊”的誕生。 需要指出的是,趙國騎兵雖然強大,但限于趙國土地面積較少,自然資源有限,馴養戰馬成為非常奢侈的事情。加之人口資源不足,趙國騎兵的精銳不過萬余人,而且這支因抗擊胡人而生的精騎部隊,多數時間在戍邊防衛匈奴。
3、以逸待勞,欲擒故縱盡管在趙王面前喊出“狹路相逢勇者勝”(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的口號,但領兵出戰的趙奢最先做的是主動示弱,離開邯鄲30里就不敢進兵,還下令:“誰敢進諫就處死誰。”后來一人請求援救前線,果然被斬首。這一駐留就是28天。 趙奢那時還沒有《三十六計》一書,不過他使用的正是以逸待勞、欲擒故縱。秦軍比較配合的上當了,派出的間諜潛入趙軍營地,趙奢假裝很傻很天真,實施反間計,好吃好喝后送走對方。秦將由此認為,這是支怕死的部隊,閼與早晚歸秦國所有。 4、暗渡陳倉,釜底抽薪看到秦軍完全上當,趙奢下令全軍卸下鐵甲,輕裝前進,只用兩天一夜的時間就抵達閼與前沿陣地,讓善射的騎兵壓住陣角。布陣完畢,秦軍才得知消息,隨后全部大軍趕向閼與。出其不備,輕騎兵急行軍,暗渡陳倉,戰役開端趙奢就占據了上風。 如果只這樣安排還不足以取勝,一個叫許歷的軍士(戰后升為國尉)冒著進諫被殺的危險,請求占據北山,趙奢依計而行。戰后表明這個決定是對秦軍的釜底抽薪,趙軍居高臨下,發動猛烈攻勢,河西之戰后的秦銳士第一次嘗到失敗的滋味。
5、馬服君趙奢的勝利法寶是什么查閱史料,趙奢平生只領兵打過這么一次仗,卻一戰封神。細細品味,閼與之戰表現了趙奢高超的軍事素養和實戰水平,主動示弱麻痹對手,出其不意快速進軍,徹底打亂秦軍部署,先人一步占據有利地形,利用胡服騎射的趙國精銳一舉戰勝秦銳士。 趙奢的軍事思想還表現在有高超的領兵技巧。史料以趙括母親的話來作出說明:趙奢從接受軍令后,就不再過問家事,專心進行軍事部署和研究,對待傷兵他親自捧著飯碗侍候吃喝,對待屬下如同朋友,趙王賞賜的財物則分文不取,全都分給屬下和軍士…… 閼與之戰是戰國時期的一次著名戰役,趙國成為秦國進軍中原的最大障礙。此戰10年后爆發長平之戰,正是畏懼趙國強大的戰力,秦軍才舍得集全國之力,甚至發河內郡15以上男丁參戰…… 如果,趙奢晚死10年,長平之戰的結果將完全不同。當然,如果趙奢的兒子趙括,真正得到家父真傳,結果也會不同。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50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