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有趣更要有效語文不妨這樣教(悅讀對抗語文)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語文教育的使命,就是培養文化上有根的人;培養心靈的感受能力、獨立的思考能力;通過閱讀來滋養生命、營養精神、健康成長。語文的核心素養在聽說讀寫方面的主要體現,聽:會聽、善聽-捕捉有效信息;說:會說、能說-準確傳達信息;讀:能讀、美讀-傳達思想感情;寫:表現方塊字的文化韻味、審美意識;準確、生動、傳神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最近有幸拜讀了著名語文教育專家葉開老師的《對抗語文》,書中對什么是語文、語文教材的建議、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推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其中的書目推薦,作者用了長達40頁的篇幅,介紹了作者和自己女兒的閱讀經驗,推薦了經典文學作品,有內容簡介的同時也給出了出版社版本的建議,不論是對老師還是家長都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一、什么是語文以及應試教育的應對
語文是人類文明的底層操作系統,是一門涉及傳統與現代,中國與外國,有關文、史、哲及藝術、影視、音樂、科學的綜合學科。大語文就是語文,而所謂“大”的體現就是語文貫穿于各個學科之中;小語文的“小”是將語文工具化,語言和文字是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表現形式。
面對眼前的應試教育,考試是一種標準化的考核,考試成績只能證明在學校里的成功,不能證明你日后人生的成功;對于家長要盡量把考試成績做減壓和淡化處理。考試能力是一種較低級的能力,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擁有健康心智、健康體魄和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公民。葉開老師將女兒的時間分成兩部分:一半是應試、一半是自己的閱讀,支持學校的工作,在假期給孩子換口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逐漸學會分辨。
大量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積累,也是語文成績能夠真正提高的本質基礎。一個閱讀量大并且又深入閱讀的學生,只要他長大一點,稍微適應一下考試,掌握一點點技巧,他的語文考試成績就不會差。真正的閱讀,是放松的,傾心的,自由自在地漫游在作品所創造出來的美妙幻想世界里。
對于孩子的教育,葉開老師認為,天才是不可模仿的,加以嚴格訓練才顯示出天才跡象的人,更不能盲目模仿和學習。對小孩子,應該持順其自然的態度,像一年四季,冷暖循環,花開花落,各有時節。萬事萬物各有其特點,各有其根本,如果違背了大自然的道,會造成極大的混亂。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前提是先找到孩子喜歡讀的書,他們能接受能消化的好書,而不是強迫性地非要把那些相對不容易閱讀的經典強加給他們。閱讀的積累,就要靠這種尋找答案的習慣來逐漸增加的。
1.學生的語文就是要從小就開始引導他們接觸經實踐檢驗的經典之作,以便用最好的精神食糧喂養他們,從而為他們今后的成長提供足夠的養分與后勁。
2. 語文教育的核心思想;認寫文字、閱讀經典。
3.一篇好作品的最基本要素不是好詞好句,而是作家的獨特思想和情感。好的文學作品,才使得最普通的詞語具有鮮活持久的生命力。
4. 中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情感培育的最重要時期,這種培育包括友愛、和善、交流、平等、自由等內容,這種情感的培育,不是填鴨式教出來的,而是在小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慢慢地養成的。
5. 理想中的語文:師生一起閱讀、交流、探討、朗讀,是生命蓬勃的象征。一名中學生,如果有持續幾年的有效閱讀經驗,加上適當的寫作訓練,即便在面臨當前的考試時,也能輕松應對。對于字、詞、句、段的理解,也要大量閱讀才能更好地理解。
6. 對于背誦的篇目,必須是在小孩子的少年時期開始,那時候的記憶是不會磨滅的。
7. 好詞好句-一個孩子的健康心靈,需要從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培養,只有豐沛的精神和敏銳的趣味,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詞語身上的光彩。
8.中小學是學習的黃金時代,應該多閱讀、多積累、少落筆。積累夠了,感受新鮮了,寫文章才會出彩。
9.教育孩子,就要讓他們自立、嚴格要求。
10.人生是長跑,而不是短跑。跑得越快,就越可能撞墻。
11.所有人類思考、人類謎團、人類科學及人類文明,真正的基石是語言和文字。
12.小學生年紀小,理解力不夠,要趁著記憶力最好時多誦讀經典,多背誦還能促進記憶力。不必全部理解,也可以囫圇吞棗背誦,先在腦子里存著,慢慢反芻消化。經典作品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有用的精神營養,會隨著成長、理解力的增強帶來不同的感悟。
13.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們都是作家經過長期思考,積累,千錘百煉磨煉好自己的技藝之后寫出來的。
14.小學和初中階段,是人的一生中學習的黃金時代,這期間,如果切實有效的閱讀記誦一定數量的經典作品,將會使人內心充實,長大后學會感受美好的事物,漸漸發展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才可能不媚俗,不從眾,不被外表花哨實際上空洞無物的東西所迷惑。
15.感受一名優秀作家作品的最好方法:第一是閱讀原文,第二是閱讀譯文,第三是了解作家的生活與經歷,第四是反復閱讀作品。
16.作品的好壞都是靠細節的準確、生動、有趣來支撐,細節最講究的是真實,只有真實才生動。
17.寫文章,首先要有發乎真情,表達誠懇,才能形成準確的、優美的文字。
18.堅持人性化、個性化、差異化的觀點去培育、去涵養他們的情致,讓他們充分而自由地成長。
19. 天才是無需專門培養的,只要給他們留出適度的成才條件,給他們營造良好的成才環境他們自己就會長出來了。
二、什么是好的語文教材
現階段的語文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教材編寫組的老師編纂出來的,與名家名作的原文有所不同,若要真正體味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還是需要對照原文來閱讀理解。葉開認為,教材的基本起點是真實性、人文性、藝術性、寬容性。只有小孩子具有足夠的好奇心和理解力,通過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到更加美好的真相;有效引導小學生熱愛閱讀、學會思考,完善自己,而不是僅僅為了考高分。我們暫時改變不了教材,但是我們可以盡量通過有效閱讀來完善自我。通過閱讀提高修養、培育性情、提高智慧。通過有效閱讀,讓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從最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甘泉獲得滋潤,慢慢涵養成健康挺拔的大樹。海量閱讀的大前提是有效的可理解性閱讀。
語文教材通過基本的識字教育過渡到美德教育和修辭教育。我們的教育大綱和實施的教育理念,都是“平均主義教育”是趨同化、類型化教育,要求每個人都達到相同的目標;美國是差異化教育,承認每個人各有所長,只要努力都能達到人生的目標。在英美國家,語文沒有編訂的教科書,學語言和文字依靠大量的閱讀。僅憑課本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立足課本的根基,擴展豐富閱讀。
三、培養閱讀習慣以及如何選書
親子教育的核心是講故事。一定要讓孩子讀好作品,這就像讓他們吃好東西而不是吃垃圾食品一樣,垃圾食品毀壞他們的身體,垃圾文章毀壞他們的心靈。葉開用自己和女兒的親身閱讀經歷,做了詳細的分級推薦書目,分為四大類:

分級推薦書目概述
同時對書目進行了概述和版本對比和推薦,對于選擇國外文學的中譯本的建議從三方面考慮:全譯本、名家名譯和專業的出版社,可作為選書指南參考;(書目的建議篇幅多達40頁,建議大家閱讀紙書查閱),葉開老師的女兒,在小學二年級就開始閱讀《哈利波特》,七卷本的就達到兩百五十萬字左右,同時建議閱讀英文原版,讀到好故事的同時提高英文水平。這部作品,溫儒敏教授也曾建議大家閱讀,認為這部作品切合少年成長的生活實際,是“懂”他們的作品,讓讀者在這個過分無紙化的時代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可讀性強。足見好的老師的觀點和思路也十分一致。
現階段,各類推薦書單、網盤資源比比皆是,我們不缺資源,缺少的是專業的鑒別能力和強大的執行力。
閱讀改變人生,閱讀經典終身受益。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56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