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初學楷體多為選擇顏體或歐體,這里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顏體楷書的書法基本筆畫,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下次將為大家整理歐體楷書書法書寫規則,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

顏體書法基本筆畫的寫法要領
一,橫畫的寫法
橫畫既要寫得平直,又要生動得勢。落筆時,筆鋒先從右到左作一段逆行姿勢,隨后略提筆調鋒,使筆鋒從向下變為向右沿著點畫的中線運行,收筆時要將筆提起,迅速有力地向左回收。兩端略垂,中部拱起,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方起圓收。
二,豎畫(懸針豎)的寫法
豎像一根柱子,是字的主干,像一個立正的人起著支柱作用,要寫得勁健挺拔。顯示出粗壯強勁的筆力,有一種撐起大廈之感。豎畫要寫得粗壯有力,通常都有4/5才提筆。
豎的病筆: 牛頭、鼠尾、竹節、釘頭
三,撇畫的寫法
撇,猶如人的手和足,鳥的兩翼,撇畫寫得好壞,關系到字的穩健、活潑、死板。要求左右相稱,一般撇比捺細,撇的斜度和長短要隨字而定。
要求力到筆尖,在寫撇時,從右上向左下,起筆稍重,行筆漸輕,收筆較快,筆須送到筆尖。皆用空搶收筆,要使末鋒飛起。又要有飄逸之感受。
病筆:釘頭、鼠尾、鋸齒、垂尾四,捺畫的寫法 捺如字之手足,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捺畫有“蠶頭燕尾”之態,如雕刻而成,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大創造。

四,捺的寫法
寫法:從左上向右下,逆鋒起筆,下筆稍輕,轉鋒向下行筆時漸漸加重,至捺的下半截微帶卷起之意,與左撇相配,至捺出的焦點處稍駐停頓,用力較重,然后輕輕提筆,向右捺出,捺腳較長,呈燕尾狀。
捺的病筆:翹尾、狐尾、散尾、直頸五,點畫的寫法 點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現用筆精神。要寫得十分有勁,似石頭砸在地上。
五,點的寫法
要求:要有頭有尾,有腹有背;腹平、背圓、頭微拱、體豐滿,像一顆葡萄核或者像大蒜頭的肉。點的寫法:側鋒落筆,落筆要快,力量要重,略頓之后即回鋒收筆,要圓聚有力。其運筆過程:逆鋒向上,折鋒向右,轉鋒向下行,稍駐停頓,回鋒向左上方收筆。
點的病筆:瘦長:隨手一點,顯得單薄;臃腫;殘缺:隨手一點,未一頓挫轉鋒;牛頭;凹腰:頓后未轉鋒向左上方向收筆。
六,鉤畫的寫法
顏體的鉤畫多呈“鳥嘴狀”。出鉤前須先頓鋒提筆,力量凝聚在筆尖。注意鉤不能過長。引筆下行到頓處,順勢向下,再將筆以原路回鋒到頓處,略駐筆,完成頓的筆姿后,快速鉤出,不能遲疑。
鉤的病筆:尖薄、散鋒七,挑畫的寫法挑的寫法:逆鋒向左下寫成長點,頓筆鋪毫,由粗變細,快速成向右上提出,用力到盡頭,墨色不虛。
七,挑的寫法
挑是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筆,這一筆很像撇的反向。要有仰勢,寫法也是逆鋒取勢,橫畫直落筆。鋪毫轉筆,沉著有力地向右上方挑出,行筆由慢漸快,筆毫也漸漸收攏,收鋒時宜快不宜遲,要力到挑畫的尖端。
挑的病筆:尖薄:一按即挑,未必送到筆尖;鈍軟:出鋒遲疑,送力不夠。
八,折畫的寫法 折是橫豎兩種筆畫的結合。橫畫的尾部和豎畫的頭部拼接上去,行筆到橫末,轉筆右上稍提筆再轉右下按筆、轉筆,向左調整筆鋒,然后按顏楷的豎法完成豎畫。轉筆常用提法,圓轉直下而不取折筆,內方外圓。從左至右寫橫,至轉角處在折筆向下寫豎。折處提筆上升使群毫由散而聚。要求交接轉換處自然渾厚有棱角,要善于運用連和接。
顏體折還常有下列寫法:
1,轉折處提筆另起,不頓不折,蓄勢暗過,轉角處或斜面或為“圓肩”。
2,折的筆法多為外圓內方。
3,折處有時一路圓轉成圓弧形。
折畫病筆:塌肩、聳肩、臃肩
如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35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