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龍中的龍的漢語拼音(龍的本義是東宮蒼龍)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文/萬物君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作為一個現實中并不存在的動物,它是怎么被制造出來的?
任何想象中的事物都不是憑空出現的,一定有最初的“參照物”,然后被后人演繹出各種形態,最后定型于一尊,從而成為現在大家所熟知的東西。
根據考古發現,有的龍像是鱷魚,譬如西水坡45號大墓墓主身邊的龍,長得和鱷魚差不多。有的像是豬,如紅山文化玉豬龍。


紅山文化“玉豬龍”
類似的龍形器還有陶寺龍盤上的龍,像赤鏈蛇;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龍,吻部突出,頭頂雕刻雙角,像豬;紅山文化C形龍,像馬;二里頭綠松石塑龍,像眼睛蛇。

陶寺龍盤上的龍

凌家灘“玉龍”

紅山文化“C形”碧玉龍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代,都出現了龍,雖然細節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龍的共性。不能不讓人懷疑,在這些先民的心目中,一定存在著某種類似于龍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是孤立地存在某地,而是存在于能被所有人都看見的地方。
考慮到,從東北,到黃河流域,再到長江流域,都能看到這種東西,那么,最有可能,這種東西存在于天上。
在天上的龍形物,就只能是四相中的東宮蒼龍星宿了。
1天上本沒有龍,為何先民們能夠看到龍?因為他們需要。正如世間本沒有路,因為人們需要路,于是路就誕生了。
先民們需要“龍”,是因為需要用它來指導農業耕作。
無論是北方的粟作農業,還是南方的稻作農業,都有著大體相同的生長周期。而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中的農時周期相一致。
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夜空中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七宿高懸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七宿也開始在西方下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七宿則隱藏于北方地平線以下。
先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與蒼龍七星打交道,于是點狀的七星,被連成線,最終被構造成龍的形象。
這種形象,用蚌表現,就是西水坡大墓里的距今6400年的蚌塑龍;用石頭表現,就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里的距今8000年的石堆龍;用甲骨文表現,就是下面這張圖:

1—9.甲骨文、金文“龍”字,10—12.蒼龍星宿構想圖

中國的農業誕生于1萬年前,而8000年前,遼寧阜新就出現石堆龍,這說明“龍”之產生不晚于8000年前。

當先民們在心目中勾勒出龍的形象后,為何稱之為“龍”而非別的?換言之,為何其讀音為“龍”?
馮時認為,從龍星所具有的授時意義和其觀測為統治者壟斷的角度講,“龍”字本應讀為“寵”,其讀音乃是通過尊寵之意體現出來的。
馮時又認為,“龍”又與“隆”字的音義相通,“隆,豐大也。”所以“龍”字之讀為龍,正取其星象至尊至大之意。
然而,8000多年前,就有龍了,那個時代,何來尊崇的統治者?即便后來授時為統治者壟斷,其時間也會晚到距今5000年前,這期間,有3000年時間,不可能不為龍命名。
而且,寵為龍之衍生,怎么能反過來用“寵”為“龍”命名?
再說“隆”字,或誕生于戰國時代,用它來解釋龍之讀音,乃是用晚出的東西解釋早出的東西,可謂顛倒因果。
真相,也許并不復雜。
既然,觀龍星是為了做農事,那么“龍”與“農”的讀音,就可能很相似。
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春天,龍角露出,于是農人們大概會說:快看,“見龍在田”,我們也要去“農田干活”了。
3龍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已是舉世皆知了。人們常以圖騰說龍,頗為頭頭是道。但中國的龍,總是和珠連在一起。
我們既能在民間舞龍表演中看到它,也能在繪畫中看到它,還能聽到關于它的一些傳說故事。
然而,很少有人能說清龍珠是何物。一些人就認為,龍珠是由月球演化來的。還有人認為,龍珠是“日之珠”。也有人認為,龍珠是龍的精華,是它們修煉的原神所在。
在中國古代,描述蒼龍與珠有著密切關系的圖像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它們有時以一龍戲珠,有時又創造出了二龍戲珠。
在所有這些蒼龍戲珠的形象之中,龍珠無不被描繪得烈焰熠熠,有的甚至涂成紅色;或者雖不見珠,也是大火漫天。

一些古籍也說,龍珠有光如火。如《天平預覽》引《唐書》:“見白龍吐物,初在空中,有光如火,至地陷入三尺,掘之則玄金也,形圓。”
龐樸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寫了《火歷鉤沉——一個遺失已久的古歷之發現》一文,應該說解開了“蒼龍”或“二龍”之“戲珠”之謎。
龐樸認為,龍珠圖案,是火歷在文化中的象征性遺存。龍珠的本義,實際就是位于蒼龍星宿龍心位置的“大火星”。因為“大火星”具有重要的觀象授時的作用,因而得到古人的格外重視。
所以,蒼龍戲珠神話,其實來源于人們對龍星授時活動的一種藝術想象。
4《左傳·昭公四年》:“太皓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龍紀”歷法很可能是以蒼龍星象為歷象的一種上古原始歷法。
在《左傳·昭公四年》中,“龍紀”歷法是第一個歷法。太昊氏或生活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故“龍紀”歷法或盛行于5000年前,以及更早的時候。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286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