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藍口貝和生蠔的區別我們來聊一聊美味的生蠔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4)
“兩位太太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臟長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蠣殼扔到海里。”

想必很多人都熟悉這段話,它出自初中語文課本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能,大多數人都已經忘記了故事情節,但秉承著吃貨的素養,一定還對這高級而美味的食物——牡蠣,印象深刻。
今天,三水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俗稱生蠔的牡蠣。
濾食海水,海的味道它知道
生蠔,學名牡蠣,也叫大蠔或海蠣子,屬于軟體動物。它們的形態多種多樣,有三角形、卵圓形、扇形等。外面具有兩個堅硬的外殼,起到保護作用。其中一個殼“小而平”,另一個殼“大而隆起”,表面粗糙,暗灰色。兩個殼靠一條有彈性的韌帶連接,殼的中部有一個強大的閉殼肌,用以對抗韌帶的拉力。

可以看到牡蠣的鰓
牡蠣通過閉殼肌的開閉及鰓上的纖毛不斷振動形成水流,其中的溶氧可進入鰓,完成氣體交換;水流中的浮游生物、硅藻等懸浮顆粒則被粘液粘住,然后纖毛和觸須按大小給顆粒分類,無法吞食和消化的過大顆粒被運到外套膜邊緣排出去,完成物質交換。
當外套膜受到沙粒、寄生蟲等外來物或自身病理的刺激時,便會分泌出珍珠質,把異物或自身分泌物層層裹住,逐漸形成了珍珠。

正在獵食生蠔的鉆蠔螺
海鳥、底棲魚類以及一些螺類和海星都是牡蠣的天敵,例如鉆蠔螺(Urosalpinx cinenea)常常會在牡蠣殼上用舌鉆一個小孔,吸食其活組織。
肉質鮮美,營養豐富
牡蠣多為雌雄異體,成熟個體將精卵排出體外,在水中受精孵化,剛孵化出的幼蟲能在水中自由游動,遇到巖石及堅硬的海中物體時,就開始固著生活,先發育成稚貝,進而發育成熟。

生蠔因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種美味佳肴。其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無機鹽等,也可提制蠔油。它主要分布于溫帶、熱帶和亞熱帶的各大沿海水域,在我國從鴨綠江至海南島沿海均有養殖。

有的人喜歡生吃海鮮,那生蠔可以生吃嗎?這取決于它生活的環境,如果生活環境有致病菌、重金屬、貝毒素等污染,生吃就會危害到人體健康了。
一入蠔門深似海,從此傻傻分不清
牡蠣的種類很多,其中具有商業價值的牡蠣大約有20種,它們雖然形態互異,但牡蠣的外形又會依據其成長的空間發生變化,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入蠔門深似海呀。
亞洲長牡蠣:

英文名:C. gigas
圖片:jp.123rf.com
亞洲長牡蠣(Crassostrea gigas),又叫太平洋牡蠣。英文俗名Pacific oyster,學名的拉丁文原意是“厚重而巨大的牡蠣”,所以它是牡蠣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我們日常接觸較多的牡蠣品種。長牡蠣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海洋牛奶”之美稱。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澳大利亞和臺灣地區引入中國。
歐洲平牡蠣:

英文名:Ostrea edulis
圖片:123rf.com.cn
歐洲平牡蠣(Ostrea edulis),又叫泥牡蠣、扁生蠔,英文俗名 European flat oyster。原產于歐洲,其中最著名的產地就是法國Belon地區,所以又被稱為“法國貝隆蠔”。歐洲平牡蠣通常為扁圓形或碟形,外殼較相對光滑,邊緣平整,外殼多為黃色或青褐色,口感較粗獷,肉質爽脆,有著濃郁的海草氣味和金屬味道,因此也被叫做“銅蠔”。
熊本生蠔:

Crassostrea sikamea
圖片:wikiwand.com
熊本生蠔(Crassostrea sikamea),原產自日本的一種牡蠣,有趣的是起初在日本并不受青睞,后來傳至美國才逐漸受歡迎起來,所以現在的熊本蠔主要產自于美國。熊本蠔是著名的小型生蠔,殼上有著很深的類似碗口狀的凹痕,外形像貓爪子一樣。它們有著奶油或者說黃油味的濃稠口感,甜甜的、淡淡的,接近堅果的口味,余味還稍稍帶一絲甜瓜香氣。
看到這么多種色香味俱佳的生蠔,三水的口水都要流出來啦~
——本文來源于“科普中國”及網絡資料整理,如有不妥,敬請告知刪除
上一篇:鱸魚西紅柿紅燒紅燒鱸魚鮮當頭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