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成語厥來之食成語食言而肥哀梨蒸食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3)
食言而肥釋義:食言:失信,說話不算數說話不算數,只圖私利,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成語厥來之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成語厥來之食
食言而肥
釋義:食言:失信,說話不算數。說話不算數,只圖私利。
典故:春秋時,魯國當時掌權的孟武伯經常說話不算數,魯哀公對他很有意見。有一次,哀公請吃飯,酒席上孟武伯對哀公的寵臣郭重說:“你怎么長得這么胖?”哀公借機諷刺地插話說:“這個人經常吃下自己的諾言,怎么能不胖呢?”
哀梨蒸食
釋義:哀梨:傳說漢朝有個人叫哀仲,他家的梨果實大,味道美,極為鮮嫩,時人稱為“哀家梨”。原指把哀仲家的梨蒸熟了吃。比喻不識貨,把好東西白白糟蹋了。
典故:漢代秣陵地方(在今南京一帶)哀仲家里種的梨,個兒特大,味道極美,又脆又嫩,入口而化,當時人稱“哀家梨”,名氣很大。
所謂“哀梨蒸食”這句成語,是譏諷蠢人不識好歹,卻把它蒸來吃。
這句成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原文是這樣的:“桓南郡(玄)每見人不快,輒嗔云:‘君得哀家梨,當復不蒸食不?’”
原文下還有注:
言愚人不別味,得好梨蒸食之也。
桓南郡:即晉朝的桓溫,曾任“大司馬”、“大將軍”等官職,晉明帝時受封為“南郡公”,所以人們稱為“桓南郡”。
桓南郡他遇到什么人惹他生了氣,往往發怒道:“你得了哀家梨,總該不再蒸來吃了吧!”言下之意是譏諷蠢人不識好歹,糟蹋好東西,好比得了著名的“哀家梨”,不懂得享用,卻把它蒸來吃。
宋·陸游《齒痛有感》詩:“暮年漸解人間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9924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