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炒豌豆和炒青豆誰說豌豆不好吃
發布時間:2025-10-20閱讀(1)
豌豆這種碧青如玉、圓潤如珠的豆子,幾乎與春天同步到來,是一年之中你最先吃到的鮮豆。豌豆的吃法可多了,每個人都能說上幾樣和豌豆相關的食物,比如豌豆苗、豌豆尖、豌豆燜飯、豌豆涼粉、豌雜面、豌豆黃……

荷蘭豆就是豌豆,忘了的自己去文末復習
圖片來源網絡
哎,等一下,等一下……你有沒有發現一個bug:為啥前面那幾種都是綠綠的豆子,到了豌雜面、豌豆黃就變黃了?

今天咱們不講知識,就來說說豌豆的10086種吃法!口水記得收一收啊。
新豌豆最適合“燴”
“一碟青青豌豆煮,春在芳樽,莫道春無主。”春意漸濃,綠意也漫上餐桌:渾圓油綠的青豌豆上市了。
文壇著名美食家汪曾祺說,新豌豆最適合“燴”——就是先以油鹽清炒,再加水“咕嘟”使其軟爛。清清爽爽,簡簡單單,味蕾會以最高的敏感度,去品味應時當令的“鮮”。

身在北方的我,本周終于在食堂吃到豌豆了
圖片來源網絡
古人見豌豆藤蔓纖細,攀援生長,形態“柔弱宛宛然”,故而賦予它“豌豆”之名。然而,我們能在萬物初生的春天就吃上豌豆,恰是因為它看似柔婉,實則頑強——與多數豆類相比,豌豆更喜歡冷涼氣候,生長適溫在13~18℃之間,所以適合初春或深秋播種。
長江以南如果深秋播種,可以讓它在地里度過整個寒冬,次年春天收獲。長江以北則多是初春播,初夏收,之后在空出的土地上種植其他夏播作物。豌豆還有生長期極短的早熟品種,從播種到采收只要70天,甚至可以春種春收、秋種秋收。

豌豆喜歡初春的冷涼氣候,有“寒豆”“雪豆”等別名。圖片來源:identify.plantnet.org
不過,青豌豆一旦摘下剝出,就不耐儲存,要么盡快烹飪,要么及時速凍。在沒有冰箱的時代,它便是特定季節才能享受的珍貴美食。18世紀,法國人在吃不到新鮮豌豆的季節,甚至會將蘆筍尖切成豌豆形狀作替代品,以解“相思”。

豌豆燜飯,絕!
豌豆的淀粉含量較高,熟后不會像毛豆那樣脆,而是軟嫩的,煮得越久,越有入口即化的效果。除了單獨吃,它與其他食材也能完美協作,無論是葷的肉末、雞丁、蝦仁、香腸,還是素的胡蘿卜、玉米粒、蘑菇、豆干,都能跟豌豆一起燴炒。
鮮豌豆還能同大米或糯米一起煮飯,輔以臘肉、筍丁等配料,開鍋瞬間,香氣伴著熱氣蒸騰而出,米粒和豆粒都精潤油亮。這種飯別名“安樂飯”,或許是因為它“菜飯一鍋出”的懶人做法。

臘肉豌豆燜飯
在西餐里,豌豆也是最常見的萬能配菜,通常是加黃油和鹽煮熟,或打成綠油油的泥,與肉食搭配。英國“國菜”炸魚薯條,就會搭配添有薄荷醬的青豌豆泥,后者還有別稱“約克郡魚子醬”。

英國的“炸魚薯條配豌豆泥”
圖片來源:greatbritishchefs.com
澳大利亞則有一種街頭小吃叫“漂浮餡餅”,聽名字你是不是感覺長這樣:

真 · 漂浮
圖片來源:waterfordwhispersnews.com
別瞎想,沒那么玄乎,“漂浮餡餅”就是把一個完整的肉餡餅浸在豌豆泥或豌豆湯中,看上去有點“云海漂浮”效果。

真 · 漂浮餡餅
圖片來源:chroniclelive.co.uk
豌豆面是怎么變黃的?
豌豆作為蔬菜,吃法極為多樣,比如川渝人民特別喜愛吃豌豆的嫩莖葉,管它叫“豌豆顛顛兒”,或炒、或煮、或燙,或在肉丸湯里撒一把,成為提鮮的點睛之筆。麻辣鮮香的重慶小面,也愛將它鋪在碗底,爽口又解膩。
除了嫩莖葉,豌豆芽、豌豆苗也很好吃。它比綠豆芽口感更柔韌,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清新之味,涼拌、清炒、煮湯均宜。

豌豆的嫩莖葉帶有卷須,可作蔬菜,在菜市場上被稱為“豌豆尖”“龍須菜”,很適合煮湯或涮火鍋。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豌豆苗和豌豆尖,豌豆的種子成熟后,還會進軍糧食界。豌豆的淀粉和蛋白質含量都較高,在歐亞大陸,它充當糧食、飼料的歷史,其實比當蔬菜更悠久。
就像青綠的毛豆終將變成黃豆一樣,成熟的豌豆也會變得金黃堅硬,徹底告別鮮嫩口感。用干豌豆加工的食物,主打的是“粉糯”二字。
來到重慶、四川,一定要吃一碗豐腴潑辣的“豌雜面”:干豌豆加食用堿長時間熬煮,直到徹底軟爛,一股腦澆在面條上,再澆一勺香辣肉末“雜醬”,耐心攪拌,讓豌豆碎成泥、裹在面條外,味道最好。或者把干豌豆熬成濃稠豆湯,與燉肥腸、蹄花一起澆在白飯上,豆味融入米飯,也令人食指大動。

豌雜面
在歐洲,也有用干豌豆和肉類一起熬濃湯、充當主食的做法。芬蘭許多地區會在星期四的午餐喝豌豆湯,據說源自中世紀天主教教會的齋戒令:天主教徒周五要禁食,所以周四得吃飽,扛餓。豌豆營養豐富,飽腹感強,適合擔此重任。這種豌豆湯就是外觀不太討喜,黃乎乎的,19世紀倫敦空氣污染嚴重,籠罩城市的煙霧又濃又黃,便被形象地叫做“豌豆湯霧”。

芬蘭豌豆濃湯
圖片來源:helsinkitimes.fi
干豌豆還可以磨成細膩的粉(也叫“豌豆面”),進一步加工。在我國西北地區,豌豆面可以打攪團、壓饸饹(一種粗面條)、搟雜面、擦“抿節”(將和好的面壓在有許多孔的工具上抿壓,擠出一節節小段,煮熟吃),為日常主食增添了諸多花樣。西南地區則用它做豌豆涼粉,澆上醇香的陳醋和油潑辣子來吃。

豌豆涼粉
豌豆粉的用途,甚至拓展到了餐桌之外。古人用它與香料混合,搓成小丸,用來洗手洗澡。這種“澡豆”去污效果不錯,是古代的傳統香皂。
青豆小零食也是豌豆
高淀粉含量的豌豆,還很適合做甜品。蘭州小吃“灰豆子”,就是用當地品種“麻豌豆”,加入含堿的蓬草灰、紅棗、冰糖熬制而成,一勺入口,又甜又綿,有點像豌豆版本的紅豆沙。日本甜品中常放的“蜜豆”,其實傳統做法也是用豌豆加糖煮成,現在則會用紅豆代替。

蘭州小吃“灰豆子”
舊時,北京的街頭小販會將豌豆煮爛成泥,塞入模具,壓成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形狀。根據作家梁實秋的描述,高手甚至能將豌豆泥捏成茶壺和茶杯,并在茶壺里裝糖水,輕松倒出。
清代宮廷點心“豌豆黃”,也是豌豆泥做的,只是加工更精細,要先將豌豆去皮再熬成泥,加白糖炒制,最后入模凝固、切塊裝盤,成品如蜜蠟般嫩黃,又細膩得入口即化。

這豌豆黃給我上兩盤!
豌豆還可以做零食。老北京人夏天常吃一種“牛筋兒豌豆”,做法有點像江南的“茴香豆”,用干豌豆加鹽和八角大料,煮到入味又有嚼勁兒。三兩鄰居在胡同老樹下搖扇聊天,不時往嘴里丟幾粒豆,足可消磨漫長夏夜。今天風靡全國的“芥末青豆”“蒜香青豆”,也是讓人停不下嘴的豌豆零食。

我看是誰的DNA動了
圖片來源網絡
“櫻桃豌豆分兒女,草草春風又一年。”豌豆,能以菜蔬之姿,為餐桌帶來春意,以主糧之姿,充實胃腸,還能變身點心零食,慰藉舌尖。如此一身是寶、“鞠躬盡瘁”的食材,誰能不喜歡呢!
?
啥?荷蘭豆的英文是Chinese pea?
撰文 | 李偉元
部分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阿什么爽
本文原載于《博物》雜志2022年4月刊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8204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