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0閱讀(3)
用“好吃懶做”來評價豬八戒,是片面的,而且,他的“好吃懶做”也只是表現在取經途中,之前在天宮任職“天蓬元帥”時并沒有玩忽職守,好吃懶做吧?別提調戲嫦娥那一茬,那是道德層面的問題,跟好吃懶做不沾邊。

而豬八戒在取經途中為什么給人感覺“好吃懶做”呢?那無非也是他根本就不認可取經這件事。在唐僧認為,上西天取經,是一場神圣的遠征,他上承君王旨意,下擔拯救黎民百姓于苦海,來不得半點含糊。而八戒認為,取甚么勞什子經,在家陪著翠蘭不好么?在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好嗎?東土大唐之人,真的那么需要唐僧那個和尚十萬八千里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取回真經來解救么?倘若連佛祖都贊同阿難迦葉索要錢財,那么取回的真經,真的那么有用嗎?
所以,八戒是真的否認取經這件事。后來在觀音菩薩安排下,被迫參與到取經途中,八戒內心十分抵觸。他心中除了惦記著“散伙”,然后就是甭管遇上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漂亮的女妖精,他都想著要“耍子耍子”。要我說這不是什么好吃懶做,這是活在當下,這是及時行樂——西天之路那么艱難,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到達。

豬八戒雖然號稱“八戒”,但是他卻“一戒不戒”,不過除了食色二戒,其他方面他也貪念不多。可是“食色”真是人之常情,孔子也曾曰:“食色,性也!”對此,不但沒什么好指責的,反而是很多人愿意效仿的對象。
真要說豬八戒有什么意義,我只能從以上觀點說下去,那就是: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8189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