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北方人喜歡的小眾美食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4)
每逢佳節胖三斤,
仔細一看是三公斤。
這個春節,你都吃了哪些美味?
如果沒吃夠,沒關系!
每晚19:30,江蘇衛視《山海情》
這里,不僅有動人的脫貧故事,
更有,美味的寧夏特色美食!

都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山海情》除了為觀眾真實再現了寧夏西海固地區的自然、人文風貌之外,也讓不少特色美食火爆“出圈”。不僅如此,該劇頗具匠心的地方還在于,不同的食物被賦予了不同的象征意義,無形中成為了助推劇情的關鍵。


致富的味道:灘羊
羊肉,應該要算是寧夏人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了。北有“黃渠橋爆炒羊羔肉”百聞不如一吃,南有“鹽池灘羊肉”遠銷全國,要論寧夏人的“年貨”,啥也沒“半個羊腿子”來得實在。這不,劇集播出之后,微博上的網友都饞“哭”了!
而在《山海情》中,每每羊肉“登場亮相”,就預示著有大事發生,這或許就是“致富”的味道。
劇中,張樹成即將赴黨校學習,并推薦馬德福擔任代理村支書。臨別之際,他請得福吃了一頓灘羊。飯桌上,他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福建和寧夏被確定為對口關系,吊莊移民區將建成一個配套設施齊全的閩寧村。從此,西海固的脫貧攻堅工作,走上了一條發展快車道……這一重大利好,或許會讓得福眼前的灘羊更香了。



送別凌一農教授,他們用的也是羊肉!劇中,凌教授不僅把種植菌菇的技巧傳授給了金灘村村民,而且在菌菇銷量受阻的時候,親自飛去全國各地做銷售、拉訂單。在凌教授的努力下,金灘村摸索出了一條種植菌菇的特色脫貧產業。完成任務后,凌教授一行即將離開,得寶宰了頭羊聊表心意。這羊肉中,滿含的是感謝,是敬意。

劇集末尾,涌泉村即將進行整村搬遷工作。搬遷之際,全村人聚在一起,宰羊吃羊肉,歡天喜地如同過年一般。這美味的羊肉,寄托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無限向往。

肋排肥瘦,層層相間,看著這美味灘羊,口水是不是已經流下來了?

家的味道:手搟面
整個寧夏西海固地區,基本是以面食為主。《山海情》中常常出現的手搟面,就是當地人最熟悉的家鄉味。而在劇中,這碗看似普通的面條,卻成為了串聯親情的紐帶。
得寶離家闖蕩多日,終于背上行囊踏上歸途。回到家之后,他最心心念念的,就是媽媽親手做的一碗熱湯面:

麥苗去福建打工,兩年未曾回家。水花也是用一碗熱騰騰的面條,安慰這顆有些受傷的心:


得福回涌泉村進行整村搬遷工作,回家的第一件事,是“老樣子,下碗面,再來個油潑蒜”:
得福因為工作著急上火,半夜高燒不退,昏睡了一晚上之后,醒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碗暖暖的面條:

在《山海情》中,面條,已經不僅僅是飽腹的食物,更藏著親朋好友的關心,透著家的味道。
生活的味道:洋芋(土豆)
當然,還有洋芋。寧夏的洋芋聞名天下,西吉更有“馬鈴薯之鄉”的美譽。
《山海情》中,洋芋曾被看作是“救命蛋”。由于自然環境惡劣,大多數農作物在西海固地區難以成活。但是,獨特的自然條件,卻格外適宜洋芋的生長。于是乎,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洋芋成為了每家每戶的餐桌必備。
學生春玲家的午飯,僅僅只有三個洋芋而已。也難怪,父母會讓女兒去福建打工:
學生小川家的晚飯,同樣是烤洋芋。父親病逝,母親不知所蹤,爺爺腰部重傷,命運仿佛一直在跟小川開玩笑……洋芋蘸辣子,對他而言或許已經是最極致的“美味”。


這洋芋代表的,就是西海固人民曾經的生活:樸實、平淡,追求的僅僅是“吃飽”而已。不過,如今,洋芋已經變成了寧夏的“致富蛋”。人們也把洋芋吃出了各種花樣,烤、炸、炒、煮、擦、包,還有獨特的土豆宴……

除此之外,劇中的美食還有很多。比如得寶小心翼翼藏著的油餅,逢年過節才會有的餃子,固原當地特色的馓飯等等。有機會大家不妨試一試,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哦!
每晚19:30《山海情》繼續陪您過年!
上一篇:女人吃海參的副作用海參蒸蛋的做法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