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特色老字號驢肉火燒(美食美刻80)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9)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一座城池一種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于保定這座千年古城來說,驢肉火燒可謂是地道的特色美食。曾有網友戲謔道,“沒有一頭驢可以活著走出保定”。調侃之余,驢肉火燒....<p><img alt="保定特色老字號驢肉火燒(美食美刻80)(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7b9145ed60f74ff7a9aa8dbd7f4ab35e.jpg"/></p><p>一座城池一種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于保定這座千年古城來說,驢肉火燒可謂是地道的特色美食。曾有網友戲謔道,“沒有一頭驢可以活著走出保定”。調侃之余,驢肉火燒在保定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容分說。</p><p><img alt="保定特色老字號驢肉火燒(美食美刻80)(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786a00ce6418480cad4754a1c16dcd1c.jpg"/></p><p>清晨,白露未晞。街邊小巷的驢火店內,早已叮叮當當忙碌起來。他們正在制作的,就是無數保定人心心念念的那一口咬下酥脆金黃的火燒。</p><p>“老板,來兩個燜子肉的火燒,再來一碗豆腐腦!”“給我夾個板腸的,帶走!”此起彼伏的叫嚷聲,傳遍軍校廣場北側的老驢頭火燒店。火燒,作為早點開啟新的一天,已經是保定人的慣例。那么如此讓人欲罷不能的驢肉火燒,起源于何時、何地呢?</p><p>保定驢肉源自徐水,徐水驢肉根在漕河。漕河位于徐水區城南 10 公里,是一條有故事的河。據《保定府志》載,“漕河發源于易縣西南五迴嶺,經滿城入安肅(今徐水),向東匯入安新白洋淀。”全長 120 公里,徐水境內長 33 公里。宋時曾為運糧河道、宋遼征戰之地、進京官馬大道必經之所,戰事頻繁,傳說眾多。</p><p>相傳,宋代時漕河碼頭有漕幫和鹽幫兩個幫會。漕幫以運糧為業,多用船只走水運;而鹽幫以運鹽為業,多以腳力旺盛的毛驢為運輸工具。雙方為了稱霸碼頭,時常大動干戈。</p><p>有一天,雙方又是一言不合就開打,這一戰打得十分激烈,兩邊人是刀槍棍棒、鍋碗瓢盆全都用上,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最終,此戰以漕幫大獲全勝而告終。漕幫俘獲了鹽幫馱貨的眾多毛驢無法處理,于是便宰殺燉煮,設慶功宴,享受勝利的喜悅。沒想到,漕幫眾人在將熬煮的驢肉夾在當地打制的火燒中吃食后,發現味道無比香美,從此漕河驢肉火燒興起,名吃由此誕生。</p><p>驢肉低脂肪、高蛋白,健康營養。“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其美味更是口口相傳。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驢肉火燒攤開始遍布城鄉。以徐水漕河鎮為中心,107 國道往南一直到保定城區,沿線十幾公里有驢肉火燒店上百家。驢火店已經開到京、津和石家莊,享譽華北,儼然成了“鐵球、面醬、春不老”之外的保定第四寶。</p><p>“真正的保定驢肉火燒,火燒就非常有特點,而驢肉更是精心煮制,然后趁熱剁成小丁,肥瘦搭配夾進火燒里,驢肉的鮮香立馬噴涌而出……”店里師傅繪聲繪色的敘述調動著人們的味蕾。</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