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香港港劇美食推薦(永不過時的港風(fēng))
發(fā)布時間:2025-05-29閱讀(12)
今天是2022年6月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將開啟7月的篇章,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前兩天,央視電影頻道聯(lián)合《人民日報》聯(lián)合舉辦了“我們的紫荊花”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云歌會,港樂、港片和港劇金曲經(jīng)典再現(xiàn),回憶殺一波接著一波,屬于一代人的記憶再一次被喚醒。
應(yīng)該說,每個8090年代甚至70年代出生的人,都或多或少受過港樂港片的熏陶。從陳百強、梅艷芳、張國榮、Beyond、四大天王,到陳奕迅、鄭秀文、楊千嬅,從《笑傲江湖》《黃飛鴻》《天若有情》《金枝玉葉》到《重慶森林》《無間道》,無數(shù)的港樂港片,見證了一個時代。

圖源微博@人民日報
除此以外,一說到TVB,我們就能立馬想到那些經(jīng)典的臺詞,例如:“發(fā)生這種事呢,大家都不想的。”“其實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是開心。”“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尤其是「煮面」這句,幾乎每部劇都離不開,當然除了面還有糖水、打邊爐、蛋撻、咖喱魚丸等等。
總之,小時候?qū)ο愀勖朗车恼J知都來自于港片,看一部劇愛上一種美食,尤其是老港片里嘈雜的茶餐廳和熱鬧的大排檔,都讓人心生向往,這么多年過去,劇情可能記的零零散散,可是劇中的美食還是像符號般的存在,畢竟音樂與電影太虛,只剩美食更接地氣。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回憶撲面而來,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重溫經(jīng)典,我們從美食入手,共同祝福香港!
茶餐廳與冰室
對香港而言,茶餐廳是市井中最能反映日常人生百態(tài)的地方,從各類港片港劇中就能體味一二,主角不論是商界大佬、職場精英,還是升斗小民、黑幫大佬,生活間隙總有一家常去的茶餐廳。這間茶餐廳幾乎什么都賣,餐牌上的食物也可以互相混搭,即使沒有標明,因為熟客的不同要求也可以增加或減少,十分靈活。
在電影《花樣年華》中周慕云與蘇麗珍在茶餐廳初次約會,互訴寂寥;《志明與春嬌》里深夜會去茶餐廳覓食;《古惑仔》里社團成員在茶餐廳里談判,菜還沒上,就沖出去打架;《月滿軒尼詩》中,一杯奶茶,是阿來和愛蓮共同的記憶......

??《花樣年華》
但是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茶餐廳是一個「混血兒」。1940年以前,香港沒有茶餐廳的概念。當時的香港,常見的餐廳有兩種:一種是香港人開的冰室,主賣便宜的飲料和三明治等食品;一種是高級西餐廳,售賣價格不菲的西餐。
1945年以后,廉價的冰室無法滿足需求,高級西餐廳又過于昂貴,不接地氣,茶餐廳的應(yīng)運而生,這里更加常見且極具人情味,簡陋的環(huán)境、陳舊的桌椅、甚至有點逼仄的空間,卻有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口感順滑的絲襪奶茶、烤得微焦的多士、熱乎多汁的豬扒飯……香港人幾乎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這里解決。

??《古惑仔》
要說在品類如此多的茶餐廳,應(yīng)該如何開始點單,或許可以從港奶和西多士入手,西多士在香港的風(fēng)靡程度從餐牌上就可以看出,“通粉蛋治西多士,要鴛鴦咖啡定系凍奶茶?”更是茶餐廳伙計常掛在嘴邊的話。這種用吐司面包蘸上蛋漿后油煎而成的食物,在傳入香港后又經(jīng)過了改良,加入花生醬、煉乳等餡料,最終變成茶餐廳、大排檔里倍受港人寵愛的美味。
現(xiàn)在我們身邊的港式茶餐廳,除了西多士還有一道漏奶華,也經(jīng)常是餐廳必點菜品,簡單來說就是“漏奶”的西多士,奶是煉奶的「奶」,華是阿華田的「華」。表面的阿華田不光是用來妝點菜品,隱藏的阿華田苦味也可以緩解煉奶濃郁的甜味。


茶樓
酒樓或是茶樓飲茶是香港人每天必做的正經(jīng)事,清早人們見面的寒暄語,除了互說“早晨”外,還會說“飲咗茶未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在許多TVB劇中,一般安排長輩見面都會選擇在茶樓,這也側(cè)方面說明,香港飲早茶的歷史由來已久。
在香港開埠后,不少廣州式茶樓茶室,包括最早的杏花樓,于1846年起紛紛在港開設(shè)。早期的茶樓茶室,是以供應(yīng)「一盅兩件」名茶點心的早午茶市,以及中午飯市為主,部分不經(jīng)營夜市的于下午4時便關(guān)門,但在1960年代起已鮮有新店開設(shè),現(xiàn)在香港還存在的茶樓真的不多了,就連最老牌的蓮香樓也在2019年歇業(yè)了。

圖源網(wǎng)絡(luò)
想要在茶樓吃好喝好,可一定得提前看好攻略。根據(jù)點心的精致度和環(huán)境,茶樓也分三六九等,價錢也是有一定差異。入座服務(wù)員一定會問要什么茶水,一般有鐵觀音、普洱、香片、水仙、菊花、茉莉可選,上茶的同時會給一壺白水洗餐具。
對大多數(shù)老式茶樓來說,是沒有點單一說的,蓮香樓就是如此,保留了最傳統(tǒng)的點心車。點心做好了之后,服務(wù)員會把車推出來,要吃的話得等車來了,再拿著點心記錄卡去選,之后服務(wù)員會根據(jù)你拿的種類在卡上蓋印。粵式點心有百余種之多,每一輛送來的美食自然也并不相同。若不仔細聽,一不留神就可能錯過。
蝦餃里的肉質(zhì)緊實,頗為彈牙,鳳爪濃香軟糯,脫骨入味,軟糯香甜的流沙包,爽滑的腸粉......蝦餃燒麥,排骨鳳爪流沙包,早茶里總有那么幾個點心,讓人念念不忘。

圖源網(wǎng)絡(luò)

打邊爐
《陀槍師姐》《法證先鋒》《雷霆掃毒》《使徒行者》......這些經(jīng)典的TVB刑偵劇,我不信有人一部也沒看過,只要看過兩部的人,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劇的一個共同點:經(jīng)常圍坐一起吃火鍋。阿sir和同僚們談事辦案慶功,總喜歡找間火鍋店津津樂道地說著吃著,往往一個案子辦完,也會用火鍋這種方式來慶祝,雖然可能每頓飯都不能愉快的吃完......
火鍋在香港(包括廣東地區(qū))被稱為:打邊爐,但這兩者似乎又不是同一種意思,首先就是鍋底有所不同,打邊爐的湯底大多數(shù)清湯,皮蛋芫茜湯,番茄薯仔湯,重口味的有豬骨湯,麻辣湯,冬陰功湯,還有沙嗲湯等。選擇涮煮的食材,一般會選擇海鮮魚蝦蟹,貝類丸類,手切肥牛,生菜等。

??《竊聽風(fēng)云2》劇照
吃打邊爐的時候也講究吃各種食材涮的先后順序,最先吃的自然是肉類和海鮮,等吃完這些后,肉的香味和海鮮的鮮味就融入湯頭里,這個時候再涮各種菌類,便能吃出肥美,最后吃青菜,收尾還可以燙點米粉或者面條,不用蘸料,也很好吃。
在這些琳瑯滿目的食材中,還有兩樣經(jīng)典必不可少:石膏豆腐和雞腰。豆腐好理解,雞腰就是我們一般劇中人在打邊爐時,一定會點的「雞子」,廣東有這個傳統(tǒng),認為雞腰大補,尤其冬天里用火鍋煮出來,功效更會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一群人圍爐而食,溫暖的燈光,蒸騰的水霧,食材在鍋中燉出的香氣,這樣的畫面想起來就透著幸福而踏實的市井氣息。

??《使徒行者》

糕餅鋪
《溏心風(fēng)暴》曾在TVB創(chuàng)下過收視高峰,里面的插曲到片頭片尾曲,大家都能哼上幾句, 第一部大鮑細鮑賣鮑魚,《溏心風(fēng)暴》幾乎走進廣東地區(qū)的每家每戶。2008年,《溏心風(fēng)暴》第二部《家好月圓》收視率最高達到50點,講述的就是一家賣月餅的餅鋪。
要知道,在前幾年,月餅界的網(wǎng)紅也都來自香港,流心奶黃月餅,濃郁的奶黃夾著甘沙咸蛋黃,由內(nèi)而外的香甜幼滑,吃完一口便足以讓人流線往返。白蓮蓉和雙黃白蓮蓉月餅,口感細膩,蛋黃飽滿濕潤。甭管你自己品嘗起來是什么味道,總是在電視劇以及網(wǎng)絡(luò)的烘托下,總覺得這些月餅異常美味。
香港月餅的做法,其實就是廣式月餅,就拿最傳統(tǒng)的蓮蓉餡來說,蓮蓉餡是月餅成敗的關(guān)鍵,而蓮蓉餡的精妙,則在于蓮子的選擇,細滑香醇、顆粒飽滿且淀粉多的蓮子,才能成為制作蓮蓉的首選食材。而月餅的烘烤,“三分打餅七分烘”是關(guān)鍵。成功脫月餅?zāi)!目鞠鋭偰贸龅纳徣卦嘛灒珴山馉N誘人。嘗上一口,唇舌感受到的香醇,細膩香甜。

??《溏心風(fēng)暴》
除了月餅,港劇中還有一種經(jīng)常會提到的餅:老婆餅,并且往往在提到它時,一定會說是從元朗買的,其實香港大部分經(jīng)典「老」餅都起源自元朗,像老婆餅、皮蛋酥、小鳳餅或唐餅等等。這主要與它豐富的物產(chǎn)相關(guān),做餅所需要的雞、鴨、蛋、米粉、糖和豆類元朗均可以自給自足,包括另元朗人的婚嫁習(xí)俗也少不了「餅」。在確立婚約的時候,南方同時要把禮餅擔至女方家。50個最少,多的則要300多個。
元朗好吃的老婆餅特色和優(yōu)勢,就是用柴火生火烤制。烤出來的餅皮酥脆,吃到嘴里不會覺得很膩,內(nèi)餡用的是冬瓜蓉餡,味道不會過于甜膩,新鮮出爐的皮松餡軟,令人難忘。

圖源網(wǎng)絡(luò)
香港導(dǎo)演們似乎都非常喜歡用「吃」來豐滿劇中角色,令故事更顯生活化,除了上面提到的,其實大排檔、糖水鋪、甚至路邊攤,都曾在無數(shù)港片中出現(xiàn),蛋撻、奶茶、魚蛋、缽仔糕、雞蛋仔、菠蘿油......讓你印象最深刻在港片中出現(xiàn)過的美食是哪一個呢?評論里大家一起來聊聊哦~
本文所用素材圖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另外!本欄目所涉及內(nèi)容只對劇只對美食不對人
求爸爸們別杠我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54018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