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黃精與什么煲湯最佳(每日一膳黃精配)
發布時間:2025-05-12閱讀(21)
中藥學堂:地黃(下)
上回說到,不同炮制方法的地黃,藥性與功效各有差異。鮮地黃與干地黃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熱涼血,滋陰生津;而經過生地黃炮制加工而成的熟地黃,藥性由寒轉溫,味道由苦轉甘,更具滋補功效。
自宋代《證類本草》開始,已對熟地黃的炮制標準進行記載,指出以“光黑如漆,味甘如飴”為質量標準,要達到這一標準,傳統上須經過“九蒸九曬”的炮制工序。所謂九蒸九曬,是指將地黃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酒液吸盡,蒸煮后曬干,如此重復九次,故熟地又名“九蒸熟地”。地黃經過反復蒸曬后,果糖、葡萄糖、甘露三糖等還原糖含量顯著上升,因而味道變得甘甜,質地變得軟糯粘膩,功效也有所改變。
中醫認為,熟地黃氣甘溫而味厚,既可滋陰補血,用于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心悸失眠、眩暈、婦女月經不調、崩漏諸證;又可滋陰補腎,益精填髓壯骨,用于腎陰不足、精血兩虧引起的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耳鳴盜汗,失眠健忘等。補腎良藥六味地黃丸中的地黃,用的就是熟地黃。
地黃雖好,但并非人人皆宜。因其味厚黏膩,有礙胃之弊,故平素陽虛體質,或脾虛運化不暢,食少便溏,體內有濕或痰多氣郁者,均不宜使用。
今日推薦——黃精熟地脊骨湯

材料:
豬脊骨250克,黃精20克,熟地20克,陳皮1瓣,食鹽適量。
做法:
(1)將豬脊骨洗凈,斬件、灼水。
(2)黃精、熟地、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凈,與豬脊骨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

欄目特約養生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專家點評:
本藥膳口感清甜。熟地性味甘微溫,有補血滋陰功效。黃精性味甘平,有滋補肺脾的作用。在臨床上,兩者常配伍使用,加強滋養腎陰的效果,常用于腎陰不足導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健忘失眠的輔佐治療。
小貼士:
對于平素消化吸收不佳的人群,黃精、熟地偏滋膩,此湯品不宜多飲。

本期當值藥師:
向俊,廣東省中醫院臨床中藥師,中藥學碩士。擅長:中藥藥物咨詢,包括常用中藥煎煮服用方法、配伍禁忌、合理用藥咨詢,常用中藥飲片鑒別,常用毒性中藥研究,中成藥用藥咨詢等。
“每日一膳”欄目由南方日報攜手廣東省中醫院聯合推出,根據時令,每天為讀者奉上一道或湯、或菜、或茶的養生膳食。掃一掃二維碼,可上傳養生菜式參與“粉絲靚菜”評選,或請專家團隊為您私人定制養生膳食。
每日一膳出書啦!購買《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掃二維碼購書有優惠,更有機會獲得楊志敏教授親筆簽名版圖書。一向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楊志敏教授決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圖書,即從版稅中捐贈2元給廣東省慈陽慈善基金會幫助眼疾患者恢復光明。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讓我們一起健康為樂,助人為樂!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每日一膳~中藥課堂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3143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