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9閱讀(31)
很多年輕人愛吃雞肫,卻不知道雞肫里邊有寶貝。在料理雞的時候,雞肫里面有一層黃色的殼需要剝下來,這個殼就是寶貝,千萬不要扔掉了。它是一味中藥,也是特別好的日常保健品,而且作用廣泛,建議每家每戶都要常備。

原料:
薏米小半碗,豬脊骨500克,胡蘿卜1根,準山藥400克,雞內金約10克,姜3片,水8碗。
做法:
1、雞內金洗凈,用熱水泡至微軟,切成幾片。
2、薏米洗凈,用溫水浸泡小時。
3、脊骨洗凈斬大塊,汆水撈起。
4、準山洗凈,削皮切塊,泡在清水里防止褐化,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段。
5、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煮開后改小火堡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售用。
雞內金太子參瘦肉湯原料:
太子參5克,雞內金,3克,瘦肉150克,姜適量,鹽適量,無花果適量
做法:
1、瘦肉切適量大小,并切姜一片,把瘦肉同姜片冷水下鍋焯掉血水,洗凈瀝干,入燉盅備用。
2、太子參用清水洗凈,無花果用清水洗凈,雞內金提前泡一下水洗凈。
3、把太子參,雞內金,無花果等放入燉盅,加入適量開水。
4、按電子燉盅的說明也在外圍加適量開水,蓋好蓋子,燉約2.5-3小時即可,食用前加鹽調味!

原料:
面粉500g,芝麻100g,鹽6g,雞內金15g,水280g。
做法:
1、把淘洗干凈的芝麻放炒鍋內,用中小火不斷翻炒,炒至取個芝麻用手指能輕易捻碎,關火。
2、趕快倒在鍋拍上(或案板上)扒開晾涼。
3、把洗凈曬干的雞內金倒入鍋內,利用鍋體余溫焙焙。
4、用料理機粉碎(或用搟面杖搟碎)后過篩。面粉、雞內金、鹽、芝麻全部倒盆里。
5,、把面團揉光滑,用手和成面團, 蓋上蓋(或保鮮膜)醒20分鐘左右。
6、拌勻,邊倒水邊用筷子攪成面絮,取個劑子按扁,揪成35-40克左右的小劑子,分別揉圓,用濕布(或保鮮膜)蓋住防干皮,分劑,搓成圓長條。
7、翻面烤至兩面焦黃后取出,冷涼后,即可食用脆焦香的焦饃。
8、電餅鐺預熱后放入圓薄片,用小搟面杖把面劑搟成厚薄大小一致的圓薄片(越薄越好,越薄炕出來越焦,厚薄就是跟芝麻粒的厚薄差不多,甚至比芝麻粒更薄)。

原料:
雞內金5克、大米50克。
做法:
1、先將雞內金擇凈,研為細末備用。
2、取大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粥。
3、待沸后調入雞內金粉,煮至粥成服食。

原料:
雞蛋兩個,雞內金一小匙、枸杞六粒、涼白開150克,鹽適量。
做法:
1、往碗內打入雞蛋,加入適量鹽、一小匙雞內金,攪拌均勻,加入涼白開,攪拌均勻。
2、過濾,去掉泡沫,蓋上蓋子,放入鍋里蒸約18分鐘左右。
3、快出鍋的時候放入枸杞即可。

雞內金的選購
請在正規藥店購買。
雞內金的存儲
置干燥處,防蛀。
雞內金的食用方法
1.治食積腹滿:雞內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2.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泄瀉,完谷不化:白術四兩,干姜二兩,雞內金二兩,熟棗肉半斤。上藥四味,白術、雞內金各自軋細焙熟;再將干姜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益脾餅)
3.治噤口痢疾:雞內金焙研,乳汁服之。(《綱目》)
4.治小兒疳病:雞肫皮廿個(勿落水,瓦焙干,研末),車前子四兩(炒,研)。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5154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