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澳龍大蝦100種做法(用心延續地道傳統美味)
發布時間:2024-12-10閱讀(28)
中新社香港8月4日電 題:用心延續地道傳統美味——專訪香港大澳勝利香蝦廠傳承人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蝦醬對于我來說,就是香味、鮮香,但其中的味道也包含著辛苦、流汗,因為制作過程都好辛苦。”近日,當中新社記者走訪位于香港大澳的勝利香蝦廠時,香蝦廠老板、同時也是第三代傳承人的李學斌說道。
蝦醬是香港大澳的傳統美食,以銀蝦和鹽制成,可以用來炒通菜、蒸肉餅,是頗具香港本地特色的調味料,已有約百年歷史。隨著交通的便利與旅游業的發展,蝦醬逐漸成為香港大澳的“必買手信”之一,受到來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喜愛。

圖為香港大澳勝利香蝦廠在陽光下晾曬的食物。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李學斌現場為記者演示了蝦醬制作的過程。他介紹,打撈上來的新鮮銀蝦,加鹽攪爛,經過兩至三日的發酵,直到不再出水后,再經進一步打磨、日曬,就可以放置在桶中制成蝦醬。
“過程中要注意天氣,要有一個好猛的太陽去曬,才夠新鮮、夠味,另外還要注意鹽的比例,蝦醬要多些鹽,儲存的時間也長些?!彼a充說。
李學斌說,銀蝦在大澳大量出產,同時,大澳從很久以前就是出產鹽的地方,兩種原材料相結合,讓蝦醬的出現成為一個非常自然的結果。
“以前制作過程中使用人力多些,但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機器。”李學斌表示,機器可以助力攪拌、打磨,不僅減少了人的體力勞動,也可以增加蝦醬生產的效率。
回憶從前,李學斌表示,他也曾離開大澳去外面讀書,但最后仍選擇繼承有90多年歷史的家族生意。
“很辛苦,但也有開心的時候,特別是聽到有人說‘這個蝦醬好出名’。”李學斌還說,蝦醬制作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行業,很多人未必會接受這份工作,而對他來說,傳承更多是一種責任,希望將傳統的味道延續下去。

香港大澳勝利香蝦廠第二代傳承人李錦平(中)、李錦平妻子(左)及他們的兒子(香蝦廠第三代傳承人李學斌)合影。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李學斌的父親、同時也是勝利香蝦廠第二代傳承人的李錦平,用“天時、地利、人和”形容香蝦廠最初創立的情形?!疤鞎r,是我爸爸找到大澳海邊這個地方做蝦醬,有充足的日照;地利,是近海的環境,當地的漁民會捕撈銀蝦,這是制作蝦醬的原料;人和,就是我們的家庭成員都會盡量出來幫忙,參與蝦醬的制作?!?/p>
李錦平回憶,由于大澳位于香港離島的大嶼山,離市區較遠,但隨著交通和旅游的發展,游客來到大澳變得越來越方便,也常常會購買蝦醬作為手信。

不少游客到香港大澳香蝦廠購買蝦醬等食物。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李錦平說,由舊大澳警署“活化”的大澳文物酒店,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客,也帶動了周邊旅游業的發展。來購買蝦醬的游客不僅有香港市民,也有來自內地和海外的游客。李錦平的妻子還告訴記者,蝦醬不僅可以成為中式菜肴的佐料,也可以用在西餐中,一位意大利太太就曾將蝦醬加入比薩的制作中,味道非常好。
記者現場也看到不少游客來到勝利香蝦廠購買蝦醬。市民李小姐說,以前她的媽媽就喜歡購買這家香蝦廠的蝦醬,她來大澳玩,就順便買一些蝦醬回去帶給媽媽。游客陳小姐則是第一次購買蝦醬,她說,路上經過這里,就聞到濃濃的香味,很想買來嘗嘗。
“之前也有一些內地自由行的游客會過來,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大家可以來旅游,順便買些蝦醬作為手信。”李學斌期待地表示。(完)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996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