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天津炒派(香港攬炒派為何玩不轉了)
發布時間:2024-12-09閱讀(22)
文/賓克
自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攬炒派”曾經“風光無限”囂張無比,成功將香港從全球最安全繁榮的城市,變成了一個動蕩不止的所在。所幸這一切在今年年中迎來重大轉折,不但香港街頭生機重現、暴力不再,“攬炒派”的政治影響力也開始急劇下降,直至現在被DQ的四員“大將”,不得不二鬧“總辭”。

香港“攬炒派”會落得如此下場,固然與中央政府果斷出臺香港國安法有關。不過筆者同時認為,這也與“攬炒派”早早打光了自己手中的牌密不可分。畢竟,打出手的牌,可就沒法再嚇唬人了。更何況“攬炒派”手里根本沒幾張牌,最后竟然還要把打出去的“總辭”牌再拿回來打二次,其黔驢技窮之形勢可見一斑。
曹劌曾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打牌的人也知道你打一張,我打一張,才能互相牽制,互有博弈。然而不知“攬炒派”是錯判形勢,認為可以一鼓作氣解決問題,還是錯判對手,把牌局當成了斗地主看誰跑得快,一股腦把所有牌都丟了出來。
先是上演街頭政治,鼓動所謂“百萬人”大游行,羅織“民意”;繼而利用所謂“勇武派”上演全武行,在“去內地化”的同時,讓香港反“攬炒”人士噤聲以控制輿論;又提出所謂“五大訴求”,試圖讓特區政府全面妥協;而“攬炒派”最倚重的一張牌要數所謂“國際路線”,借西方施壓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其實打到這里,“攬炒派”手中就基本沒有底牌了,最后發現打出去的牌都無效后,只得以“總辭”相逼,不顧疫情要求選舉,試圖最后搏一下控制香港立法會的可能。結果這張牌又沒有任何效果,只能恬不知恥把牌拿回來。現在看到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只能將“總辭”這張牌再丟出來。

大家來看看,這些牌如果一張張打,或許還有些周旋余地。其實這也是香港反對派此前多年一直堅持的策略。然而此番卻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卻全部拋了出來。而從這些牌面來看,“攬炒派”確實存在錯判對手的嫌疑。他們或許一開始認為主要對手只是特區政府,因此瘋狂出擊,試圖盡快“制服”特區政府,然后裹挾整個香港跟中央政府談條件。這在初期確實取得了一定“戰果”,特區政府被迫宣布撤銷“修例”。
然而在中央政府高調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后,圍繞在“攬炒派”周圍的勝利幻影立刻消散。因為香港不是臺灣,“攬炒派”根本沒有可能繞過中央政府非法奪權,中央政府才是他們的真正對手。
誠然,如果“攬炒派”合規合法扮演“忠誠反對派”角色的話,他們在這個牌局中的對手就只有建制派和特區政府。但是他們將局面帶向了分裂,帶向了““,那么他們的對手就變成了中央政府。在這個對手面前,“攬炒派”本就沒什么牌面,況且還早早打光了所有的牌。
最典型的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美國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如果“攬炒派”只是威脅出臺這樣一個“法案”的話,或許還會讓中央政府礙于中美關系而有所顧忌。然而“攬炒派”眾人卻迫不及待地輪番赴美“作證”,助其迅速變成了現實。這也罷了,有“法案”在,何時用、怎樣用,或許還能作為一張牌。結果“攬炒派”又迫不及待地幫美國人拼湊制裁名單,這樣一張牌又草草打了出來。結果最終發現都沒達到預期,只能自吞苦果,為自己的盲目短視買單。
“攬炒派”落得今天這個下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在香港國安法出臺之日起,有識之士就已經預見到了今天的局面。而香港國安法也正是中央政府打出的最漂亮的一張牌,利劍高懸,讓“攬炒派”不敢再明目張膽勾結境外勢力,鼓吹“”,街頭政治也趨于消亡,只得轉而在立法會“奮戰”。
“攬炒派”中的“攬炒”是什么意思?有觀點認為,“同歸于盡”其實并不能概括其真實意思,它還包含有一種情緒,那就是“即便你有一萬個不愿意,我也要抱著你一起死。”“攬炒派”在香港立法會正是將這一點闡釋得淋漓盡致。既然全體香港市民不肯受我擺布,那么即便是最小的民生議題,我也讓你無法如愿。這就是所謂“攬炒”。如此一來,中央政府再不打出DQ牌,那愛國香港市民也不肯答應。事實上,針對這次“鬧辭”,很多香港市民就喊話,請盡速兌現承諾。

筆者認為,此次“攬炒派”真能兌現承諾走人的話,不但意味著香港很多民生議題可以正常推進,也意味著香港的“黃狀”(“攬炒”律師)、“黃師”(“攬炒”教師)等失去了立法會靠山。這將有利于香港社會壓縮這些民間“攬炒”勢力。我們不妨配合香港方面的愛國力量,利用立法會高效期打一手愛國主義教育牌。一方面從小抓起,培養香港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國家自豪感;一面配合香港愛國力量根除“黃師”,對“”思想釜底抽薪,讓時間徹底消滅香港“攬炒”勢力。
(本文為讀者來稿,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9356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