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蒸饅頭的面團不發怎么回事(蒸饅頭時有幾個不發的)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27)
面發得挺好,面劑子醒發得也不錯,上鍋開蒸上氣也順利,但蒸出的饅頭總有幾個不是塌陷了,就是不發的,有的還起泡了。其實這些現象都是蒸饅頭時常遇到的。尤其是有幾個不發的,像死面一樣,吃起來也很硬。

蒸出的饅頭有幾個發不起的,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饅頭胚制作時有氣泡或斷層。氣泡應該是面揉得不到位,而斷層是由于揉胚時的疏忽。揉面、揉胚都是慢功活,不要趕急圖快,要有耐心,得反復揉搓。
饅頭胚醒發出了問題。醒發饅頭胚最終目的是為了饅頭變得蓬松,大起來。醒胚主要靠自然醒發,但必須先預熱一下,這時候要注意,不要開火,只是熱鍋上焯一下即可,否則熱氣會凝于饅頭表面;同時還要留神,醒發夏季不要超過20分鐘。醒發時間太長,熱氣過大都有可能是饅頭有幾個不發。
開蒸時疏忽了一些細節。一是開蒸時爐火太大,產生過多的水蒸氣無法有效地排出。水蒸氣在饅頭“二次醒發”還未到位時已將饅頭燙熟;蒸鍋蒸氣不均勻,在蒸氣的運作中,有些“角落”沒有受到蒸氣的“浸透”易是饅頭僵死掉;蒸饅頭上氣后將大火改為中火,到達即定的蒸制時間前5分鐘改用中火;停火后,燜3——5分鐘,待蒸氣散去再拿掉籠蓋。

蒸饅頭出現很多不發的,很可能與面粉的質量和筋度有關。蒸饅頭要用中筋面粉,既不能用低筋的,更不能用高筋面粉。
咱們要明白,那種不發或者發了以后塌陷的饅頭體積小,還硬邦邦的,是因為,饅頭內部的面筋沒有充分的伸展,也就是饅頭沒發起來;或者沒有足夠多或者足夠強的氣室來支撐伸展的面筋而導致塌;里面有比較大的氣孔,用手指輕輕一按,周圍一大片都會隨著塌陷下去,說明面團內部那些氣室,完全沒有了支撐力;關火后立馬打開鍋蓋,饅頭驟然受涼,個別饅頭支撐不住導致收縮;蒸的過程中饅頭受熱不均勻引起。籠屜中間的饅頭最容易出現這種收縮或者不發的情況;再就是鍋蓋不嚴實導致鍋內的饅頭受熱不均。
蒸饅頭時有幾個不發、太硬,也可能是外界溫度太低,且打開籠屜過猛,冷氣撲來使熱饅頭(約120℃)驟降急劇收縮造成的,或是沒有揉開,老面或發酵粉摻的不均勻,這個因素很少見,再有就是前面說過的回流水,滴到饅頭上,就像饅頭被煮了一樣。
蒸饅頭時可能突然遇到冷空氣。在蒸的過程中需要保證鍋蓋密封,如果鍋蓋沒有密封嚴實,那么蒸饅頭的時候會遇到冷空氣導致蒸起來的面發不起來。那么鍋邊緣或者周邊的幾個饅頭就會出現沒發的情況。

?揉面后沒有醒面也可能出現這個問題。在發酵之后全都是氣泡孔的情況下,用手將面團分成小劑子,然后揉搓成圓滑的面團。因為在反復碰面的過程中,發好的氣泡孔會因為外力而壓破,導致面團體積變小。這時候應該進行醒面二十分鐘,讓面團重新恢復有氣泡孔的狀態,這樣蒸的時候才能保證發起來。
另外,開水上鍋蒸也是保證發好饅頭的重要因素。也是為了鞏固發面效果不讓面團遇冷回縮的好辦法。
用老面發酵加堿做的饅頭,出現不發的可能性會更大,主要原因是加堿量不夠。如果堿量加得合適,蒸熟都會發得白胖,堿多了,做好生饅頭放的時間短,蒸好也少有不發的,只不過顏色不好看,吃起來有明顯的堿味。
蒸饅頭有幾個不發的,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鬼捏饃”。其實,這是迷信思想,完全是為了掩蓋蒸饅頭本事不到位,絕不能相信。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