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大理必吃的10種小吃(大理特色美食乳扇的幾種做法)
發(fā)布時間:2024-11-24閱讀(12)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種奶酪。白語稱之為yenx seinp,用牛奶制成。乳白色,片狀,成卷,狀如折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煎烤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與云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調(diào)。切碎后也加進(jìn)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飲用。主產(chǎn)于大理州洱源縣的奶制品,在大理市的喜洲鎮(zhèn)、上關(guān)鎮(zhèn)亦有出產(chǎn),尤以洱源鄧川出產(chǎn)為佳。

乳扇形制獨(dú)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兩頭有抓腳。1.先在鍋內(nèi)加入半勺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加溫至70℃左右,再以碗(約500毫升)盛奶倒入鍋內(nèi),牛乳在酸和熱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時迅速加以攪拌,使乳變?yōu)榻z狀凝塊。
先在鍋內(nèi)加入半勺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加溫至70℃左右,再以碗(約500毫升)盛奶倒入鍋內(nèi),牛乳在酸和熱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時迅速加以攪拌,使乳變?yōu)榻z狀凝塊。
然后把凝塊用竹筷夾出并用手揉成餅狀,再將其兩翼卷入筷子上,并將筷子的一端向外撐大,使凝塊大致變?yōu)樯葼睿詈蟀阉鼟煸诠潭ǖ募茏由狭栏桑闯扇樯取T诹罀熘虚g必須用手松動一次,使干固后容易取下。
按此法制造乳扇時,在每制一張乳扇后,需將鍋內(nèi)酸水倒出,重新放入新酸水。但使用過的酸水收集起來,經(jīng)發(fā)酵后還可以備用。一般放入鍋內(nèi)的酸水與鮮乳的比例約為1∶2,每10千克鮮乳約可制1千克乳扇。
酸水的制備:利用鮮木瓜或干木瓜加水煮沸后,經(jīng)一定時間取其酸液即為酸水。在沒有木瓜的季節(jié)或北方地區(qū),可用烏梅代替木瓜。制作時可按烏梅與水1∶3的比例煮沸半小時,然后取其清液即為酸水。
1、桃仁夾沙乳扇
桃仁夾沙乳扇是白族風(fēng)味菜。
制法:
1.將乳扇回軟,去掉扇耳,攤開。把桃仁用 沸水燙后去細(xì)皮,下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干油,將洗沙、白糖、玫瑰糖、火腿末入碗拌勻。雞蛋液加水淀粉成蛋糊,制成蛋松。
2.乳扇鋪在墩上,攤上洗沙餡。鍋上火注入油,燒至三成熟,用筷夾住乳扇,邊炸邊滾至筒形,呈淡黃色。
特點(diǎn):桃仁夾沙乳扇,酥脆香甜,奶香異常,富于營養(yǎng)。如果你到大理,走到街頭你隨處都可以買得到,新鮮乳扇或烤乳扇。
2、炸卷筒乳扇
調(diào)料:花椒鹽5克,熟豬油50克。
制法:
1.將乳扇洗凈并用碾去水分的菜葉包上,約發(fā)兩小時。待乳扇回軟,一張一張的拆開,再取潮紗布平鋪在菜板上。放上乳扇用紗布包好,壓上重物,將乳扇壓平整。
2.炒鍋內(nèi)注入熟豬油兩百克(實(shí)耗油五十克),在小火上燒熱(保持三成熱,過大則易糊),左手握住乳扇的一端,右手持竹筷夾住乳扇的另一端,然后放入鍋中,邊炸邊轉(zhuǎn)動竹筷,乳扇受熱收縮即卷在竹筷上成筒狀,將乳扇炸至金黃色時(不能焦),一卷一卷地理碼在盤內(nèi),撒上花椒鹽即成。
特點(diǎn):呈黃色,質(zhì)地極酥脆、鮮香。奶油芳香味較濃,是很有民族特點(diǎn)的菜肴。
3、炒乳扇絲
主料:乳扇60克,韭菜薹30克,豬里脊肉120克,水發(fā)冬菇3個,青辣椒2只,紅辣椒1只。
調(diào)料:(1)鹽2/3茶匙,淀粉1茶匙。(2)高湯1/3碗,糖1/3茶匙,豬油2碗。
制法:
1.將乳扇用濕紗布包裹約20分鐘,回軟后一片一片地打開鋪平,切成韭菜葉寬的絲,韭菜薹和青、紅辣椒切成段,豬里脊肉切成絲。
2.豬里脊肉絲盛入碗內(nèi),放入淀粉、鹽拌勻。
3.鍋燒熱,加入豬油2碗,待油燒到三分熱時放入肉絲,撈起瀝干。
4.炒鍋內(nèi)留豬油一大匙,將韭菜薹、青辣椒、紅辣椒、冬菇絲煸炒熟,放入肉絲、乳扇絲拌炒,用高湯、糖和淀粉勾芡,起鍋裝入盤中即成。
4、炸乳扇
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就是把乳扇切成塊,撕開,直接下鍋炸。味香四溢。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4847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