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26)
“大家其實很懂生活,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人生一串》

夏夜傍晚,華燈初上,高樓之間不算寬敞的街道已經開始被食物的香氣和嘈雜的叫賣聲包裹了起來。人潮熙熙攘攘,攤位照明的燈光匯成了一條星河照亮了整片街道,這里就是夏日夜晚人間煙火氣的聚集地——夜市。
在外賣盛行的今日,夜市街巷卻依然人聲鼎沸,夜市像一個帶著“毛邊感”的盛會,讓人感覺踏實又親切。也許這種感覺來源于很古老的從前,世世代代流傳于我們的意識中。
中國人逛夜市這個傳統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古時候的夜市跟現在有啥不同呢?
今天與我一起逛逛歷朝歷代那些古老的夜市吧。

初見端倪
早在殷周之際,夜市就已經有了雛形:
《周禮.同市》上說:“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陽而市,販夫販婦為主”。即是說白天做的都是商賈之間的“大生意”,而太陽落山后一般都是市民及個體小商販之間的零碎買賣。但此時,一日兩市暫時還能滿足人們物品交換的需求。


神秘的交易
夜市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漢桓譚的《新論》中:
“扶風漆縣之邠亭,部言本太王所處,其民有會日,以相與夜市,如不為期,則有重災咎。”說的是邠亭(今陜西彬縣、句邑相接壤)的夜市。此處的夜市緣于某種宗教儀式,附近的民眾會在某一宗教日于此地夜聚,或許還帶有一些交易及娛樂的活動。
姑臧夜市(今屬甘肅)也是當時位數不多的夜市之一。姑臧地區是當時中西交通要道,多民族雜居,作為“特別經濟區”,當地的“通貨羌胡”做的可算是風生水起。
南方邊地同樣有一處繁華夜市在此時興起,名叫狼月荒( 狼臙) 夜市( 今屬廣東) 。這里的交易場景可是相當有特色了:
《太平御覽》引“異物志曰: 狼臙( 月荒) 國,男無衣服,女橫布帷。出與漢人交易,不以晝市,暮夜會,俱以鼻嗅金,則知好惡。”
狼月荒是漢代活躍于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部落蠻國,據說因為當時照明設備基本沒有,夜市里大家抹黑交易,他們竟都練就了以鼻嗅金的絕技!
這三處夜市都與國都相距甚遠,零星的分布在邊境之地。因為“宗教"、“羌胡”、“蠻國”這些因素都現有被關注記錄,這也為當時的“夜市”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東漢集市畫像磚

游走于規則的邊緣
在盛世繁華的大唐,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商品交易需求旺盛,全國各大中城鎮都出現了一定規模的夜市。在北方,長安的夜市最繁華。在南方,則是揚州。除此之外,蘇州、杭州、成都、開封、洛陽夜市也比較繁盛。
但有趣的是,唐朝的夜市并不是你想去,想去就能去的。

貴族的歡樂城
夜晚,似乎是官府最沒有安全感的時段。
如果官員們發現各地常有“合黨連群,夜聚曉散”的人群,就會頓時感到如臨大敵,揣測他們是否要揭竿起義,坐上叛亂。因此,中國古代絕大多數時期都有關于宵禁的法令,如夜晚無要事不得在街上行走,否則稱為“犯夜”。
當時的長安城宵禁極為嚴格,城內的道路呈棋盤式分布,皇城外被劃為東西兩市、百余個里坊,坊和市的四周都被墻封閉,晚間只要坊門關閉,坊內居民便無法出入。

只有每年的上元節這天,官府才允許普通市民晚間盡情游玩。一年僅能嗨一天,可有總比沒有好。
宵禁對貴族們卻是毫無限制的,所以平時街邊各種酒樓會仍舊會夜晚營業,熱鬧非凡。

△ 《大明宮詞》
鬼市興起
隨著貿易需求的擴大,各城鎮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夜市,但參與階層都僅限于貴族,市井間會悄咪咪的開啟“鬼市”,在唐朝的“鬼市”多是胡人販賣進口商品的地方,稀罕奇怪之物應有盡有,還充滿了異域風情。

合法的狂歡
若是如今規定你,一年只能嗨一天,那么在那一天,你會怎么過?當然是有多嗨就玩多嗨啦!那么上元節的燈會究竟熱鬧到什么程度呢?都有哪些娛樂項目呢?
01 看花燈:
觀燈是因為古代沒電有火。火燭最初在意驅魔祛鬼,以求來年平安豐收。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做此活動如同法事,民眾參與越多,氣勢越大,效果就越好。正巧今日全面狂歡的盛典。
所以在上元燈節這天,觀燈賞月的熱鬧場面可謂是是盛況空前,上至皇宮紅樓,下至長街閭巷,無不張燈結彩,焰火沖天。若是趕上瑞雪飄落,在華燈朗月下紛紛飄灑。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便能體會“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幽幽古意。

△《長安十二時辰》燈會片段截圖
02 放天燈:
放天燈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于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后,每年這一天,人們放飛天燈來慶祝。其后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愿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人們心里的各種祈愿,希望天燈能上達天界,讓自己的愿望被上天看到并得以實現。

03 談對象:
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購物,這也給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

△ 《大明宮詞》
04 購物娛樂:
夜市上店鋪林立,攤商云集,主要商品有紡織品、金屬器皿、文化器材、漆品及茶、糖和陶制品,而且還有各種文藝演出。
當天還有劃旱船、祭門祭戶、逐鼠、送孩燈、迎紫姑、走百病等活動,許多習俗都已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紙醉金迷的放縱往往令人欲罷不能,詩人王建逛完揚州的夜市,寫道:“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升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感慨即便世道不再太平如舊,人們卻依舊徹夜狂歡的景象。

△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這里有座不夜城
宋代是個基本取消宵禁的時代,這在中國古代難得一見。
主要原因有二:宋代開封和臨安的城市布局打破了市與坊的界限,宵禁難以執行;宋朝老大出身江湖,混跡于市井,本就喜歡夜行的他將宵禁時間延遲到三更,而五更解除宵禁,禁止夜行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個時辰,基本上就等于不宵禁了。畢竟泡過吧,擼過串,體驗過美好就難以輕易放下。
到了北宋末年宵禁令干脆名存實亡,不再執行。這時民眾終于可以正經八百的享受夜市,至此,我國真正形成了市民屬性的夜市。因為全民參與,夜市就更是盛況空前。繁華之地夜市未了,早市便開場,間有鬼市,甚至還有跳蚤市場。

宋朝夜市到底有多熱鬧?
據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記載,市集上什么衣帽扇帳、盆景花卉、鮮魚豬羊、糕點蜜餞、時令果品,應有盡有。夜市接早市,通宵達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這么繁華的宋朝夜市,我們該從哪開始逛呢?
01 吃不盡的美食:
提到宋朝的美食,則必須提到酒樓。
東京汴梁的酒樓和今天的一樣也都扎堆,其中“樊樓”是頭牌。樊樓位于宋都御街北端,位于宋都御街北端,又名礬樓。樊樓高三層,放在現在你可能覺得三層能高到哪里去呢,但據說在它上面能俯瞰當時的皇宮哦。

《水滸傳》里宋江等人來逛汴梁的夜市,在樊樓里邊搞了個包廂,服務質量堪比海底撈。電視劇《知否》里邊也多次提到了樊樓,小公爺春闈考試包下酒樓備考,婚后與妻子申氏吃雪花酒,都是在樊樓。

△ 《知否知否》樊樓劇照
除了酒樓,民眾常光顧的小吃街也是比比皆是。
宋朝人喜歡吃羊肉,其中最喜歡的一種吃法叫做批切羊頭,是將嫩滑爽口的羊頭肉細細切了,肥瘦相間,紅白分明,佐以陳醋、辣子,乃是佐酒的最佳小菜。
關于羊肉的熱愛讓宋朝人研究出了各種美味的羊肉料理,有直接將羊肉放入爐內烤熟的炕羊,還有炭烤的炙子骨頭(羊脅排),煎熬的酒煎羊,慢燉的鼎煮羊羔,用外皮包餡卷成條狀的羊頭簽、羊舌簽等。

夜市的肉食當然不止限于羊肉,還有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雜碎)等。
走進當時夏日的州橋夜市里,還能看到當時來自全國的各類小吃和水果,并且價格便宜公道,童叟無欺。
蜜餞點心自然也是不能少的,舌尖上的宋朝人當時就已經掌握了從牛奶中分離奶油的技術,有種叫做滴酥的蜜餞。就是一種用奶油做裱花的小點心,先將奶油攙上蜂蜜,混入蔗糖,待其凝結以后,擠到盤子上,一邊擠,一邊旋轉。奶油坨底下圓,上頭尖,還有像螺紋一樣的紋理,又被叫“滴酥鮑螺”。咬一口奶香醇厚,欲罷不能。

還有夏日專屬的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砂糖冰雪冷元子(丸子)、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砂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咸菜、杏片、梅子姜等開胃小菜和清涼甜品。

吃的有了,夏日的冷飲也不能少。那時有一種叫做“冰雪冷元子”的冷飲,是用黃豆和砂糖做的,把黃豆炒熟,去殼,磨成豆粉,用砂糖或者蜂蜜拌勻,再加水團成小團子,最后浸到冰水里面,拿勺子舀著吃,團子口感綿密香甜,順著冰水一道滑入口中,心中盡是清爽舒適。
02 娛樂項目:
如果你是單身還有可供消遣的銀錢,那你可以找歌姬作陪在酒樓笙歌宴飲。
比如陳季常就經常和蘇軾一起出入酒樓,但陳季常家有悍婦柳氏,每次陳季常在外嗨皮回去,免不了要罰跪搓衣板。有次恰好被蘇軾撞見,就給柳氏取了個河東獅的外號,河東獅吼的典故也流傳至今。
當然了,如果你還有更高的娛樂追求,那么,找幾個志趣相投的好基友到茶館里小聚,談談人生,聊聊理想,也是不錯的,相當于如今的靜吧了。

如果說酒樓茶坊不夠不接地氣,也沒關系,那你大可以到勾欄瓦舍去聽聽小曲兒,看一下雜劇,再在夜市攤子上買點雜貨什么的。
勾欄里的節目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雜劇、傀儡戲、影戲、雜技、散耍、說史書、講故事、談經、舞番曲、諸宮調等等,指不定你還能看到如丁仙現(比劉德華還紅的演員)、張七圣(比劉謙還紅的魔術師)這種大咖的“走穴”演出。

△ 宋《雜劇人物圖》
宋人的夜生活不僅是逛街、購物與吃喝,而且形成了一種獨特而生動的夜市文化,瓦舍勾欄里晝以夜繼的文娛表演自不必說,算卦攤子亦是夜市上的熱鬧所在。遇上春節、元宵節、寒食節和七夕節這樣的“大型購物狂歡節”,宋朝的夜市更是人潮涌動。熱鬧的連皇宮里的人羨慕夜市的喧囂,這是秦漢以來絕無僅有的奇特現象。

熱鬧不減的明清夜市
看過了喧囂熱鬧的宋朝夜市,到了明清仍舊鼎盛,只是變得更加有序了起來。明朝田汝成所著《西湖游覽志余》中盛贊臨安夜市秩序良好道:
“篝燈交易,識別錢真偽,纖毫莫欺。”
清代成都夜市空前繁盛,人口愈發復雜,晚清為了防止市集上出現小偷、流氓及處理交易糾紛情況,引入了西方的管制制度,派警察對夜市進行專門管理。夜市形態與當代的夜市形態愈發接近。


如今夜市熱鬧依舊,仿佛與古時繁華重疊,成為一道穿越古今的人間畫卷,可來不及感慨世事變遷時光飛逝,就會被擁擠的人群和空氣中食物的香氣撞醒,隨即專心覓食,把自己徹底沉浸在這片嘈雜之中。
畢竟,有什么煩心事兒是你從街頭吃到街尾不能解決的?
這個夏天,若還未與友人在夜市喝酒擼串,把吹牛皮吹爆,就算白過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822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