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13)
美食的準備工作技巧篇之勾芡粉汁的調制方法
勾芡粉汁的調制方法
勾芡用的粉計及調制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用淀粉加水調成的單純粉計芡;
一種是用粉汁加調味品制成的粉計芡,俗稱兌汁芡。

1.單純粉汁
單純的粉汁也叫濕淀粉,由淀粉和水調和而成,單純粉汁要攪拌均勻,不能使粉汁帶有小的顆粒和雜質,多用以燒、繪、燜等烹調方法。因為這些烹調方法的加熱時間較長,在加熱過中,可以逐一投入調味品,使原料入味,所以不必把調味品和粉汁調和一起,而是把調味品按順序投入,并在菜肴接近成熟時,淋入單純粉計。
芡汁的種類及操作要領
(1)芡汁的種類
芡汁是湯汁(或水)與淀粉經過熱糊化形成的融合體。按其濃度可分為包芡、糊芡、流芡、米湯芡。一般來說,包芡和糊芡為厚芡,流芡和米湯芡為薄芡,芡汁的薄厚只要區別以含淀粉量的多少,劇有關研究認為,厚芡的淀粉與水比例為1:1.2,薄芡則為1:1.5在菜肴中,厚芡汁一般較少,薄芡汁一般較多,兩者格局有不相同的用途和性質。
一般指菜肴的湯汁較少,勾芡后大部分伸直全部粘附于菜肴原理表面的一種厚芡。成品菜肴盛入盤內不散,不流汁,吃完菜以后盤內基本無汁。這種芡主要用于爆滑炒一類菜肴。
1.包芡:又稱抱芡、抱汁芡。
2.糊芡:指菜肴湯汁較多,勾芡后呈糊狀的一種厚芡。
它以菜肴湯汁寬而濃稠度大為基本特征,這種芡汁要求湯菜融合,口味濃厚,主要用于熘、燒、扒、燴等菜肴。
3.流芡
又稱玻璃芡。這種芡較稀。勾芡以后,菜肴裝盤,要求一部分芡汁粘附在菜肴上,一部分流入盤中,芡汁透明光亮。這種芡適合于燒、扒、炸、蒸等菜肴如紅扒海參。
4.米湯芡
又稱奶湯芡。這種芡實芡汁中最稀的一種,他的作用是使多湯的菜肴湯汁變得稠一點,以便突出主料,口味變得濃厚。這種芡多用于汁較多的燴菜等,要求芡汁呈米湯狀,稀而透明。如清蒸魚。
總之,無論是何種芡汁,在實際應用時都不應機械照搬,應根據菜肴的特點,對芡汁濃稠度作適當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2)芡汁的操作要領

1.勾芡的方法
(1)烹入翻拌法:此法系兌汁芡所用,在菜肴接成熟時,將兌汁芡倒入,迅速翻拌,使芡汁將菜肴原料均勻裹住?;蛘呦劝褍吨团肴霟徨佒兄瞥绍椭?,再將初步熟處理的菜肴原料倒入,翻拌均勻。
(2)淋入翻拌法:此法的裹芡形式與烹入翻拌法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不是將所用淀粉汁一次烹入,而是緩慢淋入。用水粉芡進行爆、炒、煙等菜肴的勾操作時常用此法。
(3)淋入晃勻法:此法的淀粉汁下鍋方式與淋入翻拌法相同,芡汁裹勻菜肴的方法卻不一樣。它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時,將淀粉徐徐淋湯汁中,邊淋邊晃鍋,或者用手勺推動菜肴原料,使其和芡汁融合在一起的勾芡方法,常用于扒,燒、繪等菜肴的勾芡。
(4)澆粘上芡法:此法中淀粉汁入鍋的方式以是一次烹入,也可以是徐徐淋入,菜肴上芡的方式與前三種方法大相徑庭,它是原料起鍋之后再上芡,或者將澆在已裝盤的成熱原料之上,或者將成熟原料及釀制的花色菜上芡。此法適用于需要均勻裹芡又不能翻拌的菜肴。
2.勾芡的操作要領
(1)準確把握勾芡時機,勾芡必須在菜肴即將成熟時進行,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菜肴質量。過早,菜肴不熟,繼續加熱又易粘鍋焦糊;過遲,菜肴質老,有些菜肴還容易破碎,此外,勾芡必須在湯汁沸騰后進行
(2)嚴格控制湯汁數量。勾芡必須在菜肴湯汁適量時進行,任何需要勾的菜肴,對湯汁多少都有一定的規定,過多或過少都難以達到菜肴的質量要求
(3)注意芡汁稀稠適度。勾芡必須根據菜肴的芡汁要求、芡汁多少和淀粉的吸水性能,決定淀粉汁的濃度大小和投放量大小,使菜肴的芡汁恰如其分,例如爆菜,芡汁過濃,滿盤漿糊,不清爽,芡汁過稀,又失去了爆菜的風格
(4)淀粉汁必須均勻入鍋,勾芡必須將淀汁均勻淋入菜肴原料之間的湯汁中,同時采用必要的手段,如晃鍋、推攪等使淀粉汁分散。否則,淀粉汁入鍋即凝固成團,無法裹勻原料,影響菜肴質量。
(5)勾芡必須先調準色、香、味、型。勾芡補習在菜肴的色、香、味、型確定后進行。勾芡后菜肴的色、香、味、型很難改變,還會影響菜肴的造型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6572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