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和男朋友分手的食譜(戀愛關系進階食譜)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17)

在電影《飲食男女》中,吳倩蓮與趙文瑄飾演一對互有好感的同事。
文/郭婷婷 張家明
“愛情從餐桌開始,也在餐桌上消逝。”
餐桌是一個私密性很強的社交場所,借著美食佳釀的幫助,你很容易就能和別人打開話題,但萬一言行舉止稍有差池,則不免落得一個神憎鬼厭的下場。
《飲食男女》里,二姐做了一大桌子菜給男友,男友卻嫌棄女友做的菜太多,“夠十個人吃的”。當二姐介紹這些菜與她的童年的關系,男友的回答透露出他滿腦子只有男女之間那檔子事。當局者二姐沒有過分責怪交往多年的男友,作為觀眾的我們已經看出這個男人準不是什么好東西,后來他果然劈了腿。
張小嫻說:“愛情從餐桌開始,也在餐桌上消逝。”真是金玉良言。所謂“唯有美食與愛情不可辜負”,美食與愛情都可以令人分泌多巴胺,讓人心情愉悅。辜負了美食,最后勢必會辜負愛情。
在電影《飲食男女》中,吳倩蓮為男友做的菜,最后幾乎都沒怎么動過。
曖昧期
西餐最正確,也最無趣
愛情的滋味,有一點像法國的鵝肝和魚子醬,初嘗時忍不住會閉上眼睛享受,幸福感從舌尖的味蕾蔓延至全身的每個細胞。但吃得多了,感情會膩,人會胖。
在戀情開始之前的曖昧期,燈光昏暗的西餐廳是最政治正確的選擇。第一次約會,自然要正式一點,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的西餐,加上玫瑰與紅酒,既得體大方,也很符合人類數百年建構出來的“浪漫觀”。在這樣的場合,就是土冒兒也會扮一下紳士。
搖晃的紅酒杯光影跳躍,互有好感的男男女女披著昏暗的燈光打量著對面的人,心里給對方做著一個“加減法”。他竟然沒有主動給我拉椅子,不紳士;她跟我一樣,牛排都喜歡吃五分熟的;她會主動考慮我的口味,貼心加分;他吃東西喜歡吧唧嘴,不能忍!
一頓飯下來做完“加減法”,合則繼續發展,不合的話也可以得體地“沙揚娜拉”。

《唐頓莊園》劇照。
西餐廳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但也失之于聰明,因為它精于設計,套路陳舊,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希望見人心。但“曖昧”這種東西很難被設計,它“徘徊在似苦又甜之間”,也“猶疑在似即若離之間”,規規矩矩的西餐廳反而可能束縛了它的發展。
兩個明明喜歡吃牛雜、飲糖水的人,又何必通過陌生的西餐判斷對方是否失禮呢?

《單身男女》劇照。
戀愛初期
日本料理是最佳選擇
剛確立關系的時候,彼此都不是太了解對方的脾性,多少還有一點“包袱”,這時最好的選擇是日本料理。最好是有隔間的料理店,一個私密而安靜的環境,避免了在眾人目光下談情說愛的尷尬,更適合初初交往的情侶。
日本料理講究形與色,對盛器極為考究,但以簡約為主,絕不浮夸;每一道菜都如工筆畫,細致入微,更有留白,宛如一個高傲的女伶,絕不以濃妝淡抹誘人,讓人感覺有點距離。距離產生美,對方的形象也披上了情感“濾鏡”,一舉一動都那么美好而得體。

無論戀愛還是失戀,你都可以去《深夜食堂》。
吃什么餐配什么酒,吃日本料理當然離不開日本酒。在日本酒中,“冷酒”最高檔,其次是“燒耐”和“清酒”,只宜小酌,不易大喝。幾杯小酒下肚,酒至微醺,便會讓人丟掉“包袱”,顯露出可愛的一面,交談漸入佳境。
選擇料理店還有一個好處,日本料理并非只有性冷淡的壽司和刺身,還有熱情的串燒和炸物,配以一大杯冒著泡沫的日本啤酒,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

堺雅人。
熱戀期
滾燙的火鍋像不像你們的關系?
熱戀期的人們,從彼此身上獲得的東西,正如吃火鍋。嚴冬時吃火鍋,自然暖胃安心,盛夏里吃火鍋,也有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不同的戀人,也吃不同的火鍋。
有人喜歡吃海底撈,周到的服務、干凈的環境、清淡精致的火鍋,像極了對方無微不至的呵護。如果對方和你都不知道“老鼠事件”,海底撈是一個不過不失的選擇。但是,在那些對食材有要求的人看來,海底撈壓根不算火鍋。

北京,在海底撈火鍋用餐的顧客。圖/視覺中國
有人喜歡老北京的銅火鍋,火炭使火鍋一直“咕咕”翻滾,不斷地打開你們的味蕾和話題。如果對方還是一個老北京,一路用京片子耍貧賣乖,這餐飯就更加活色生香了。
更多人喜歡火辣辣的川渝火鍋,一鍋紅油,辣得通透,辣得酸爽,辣得意亂情迷。只有熱戀期的情侶,才能夠不顧形象地吃火鍋吃到齜牙咧嘴、滿頭大汗。
作者緋夜的一篇同人小說虛構了王俊凱與王源的戀情,文中王俊凱為王源過生日,場景便在冬天的火鍋店里,“快到凌晨的店里只有他倆在熱騰騰的蒸汽下辣得眼淚都要流出來”。再不解風情的人,被火鍋氤氳的蒸汽一熱,也溫柔了起來。

2015年11月21日,合肥萬人火鍋宴現場。圖/視覺中國
瓶頸期
回到老地方,尋找新餐館
一段感情經過熱戀期,進入磨合期或者瓶頸期的時候,情侶對對方的缺點會更加耿耿于懷。她不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么可愛,做事拖拖拉拉,上次約會又讓你等了半個小時;他也沒有剛開始的時候那么體貼,上個星期他竟然把周年紀念日都忘記了,還老拿工作忙當借口。
誰也不讓誰,她想吃的那家“網紅餐廳”動不動就要排隊三四個小時,那些人都瘋了吧!他天天就知道吃中餐,在家吃中餐,出來還吃中餐,都吃不膩嗎?

《大內密探零零發》劇照。
等到爭吵的風暴冷靜了下來,也許他們應該重新去老地方找一找昔日的味道,或者約定去一家新的餐館。
這次按照她的口味,提前出門去拿號,陪她去吃刷爆了朋友圈的網紅店;下次與他訂一間稍微高檔的西餐廳或新派中餐館,在干凈的餐廳和美味的食物面前,什么都有商有量。
回到老地方,當然可以重溫最初的心動,但愛情終究不能用回憶來拯救。重新找回當初的熱情后,我們仍然要不斷給愛情制造新的驚喜。

2017年1月13日,沈陽一燒烤店起名“沈陽站”。圖/視覺中國
同居或結婚
吃粥還是吃飯,全看個人造化
一段感情最終的走向只有兩個結局,要么分道揚鑣,要么“彼此相愛,為民除害”。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婚姻其實也是相似的。幾米在《結婚的意義》中寫道:“我仿佛已經很久很久都沒有聽到有一個人說,他要結婚是因為很愛很愛一個人,因為想要和另一個人永遠的在一起。”

《鄰居同居》劇照。
兩個人住一起,生活很容易會變成一地雞毛,什么雞毛蒜皮的事都能吵起來,為一個電飯煲買什么牌子都能說上幾天,何況是“吃飯”這件大事?
結婚前,很多女性都上過“媽媽牌廚藝速成班”,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媽媽的拿手好菜,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做吃的。但同居一段時間以后,倘若一直是一方主廚,另一方只是坐享其成,吃飯很快就變成吃粥,感情也會出現危機。
最糟糕的一種情況是,另一半只會在飯桌上“嗷嗷待哺”,偏偏還有一張米其林三星主廚的嘴,喜歡頤指氣使。這時別說做飯燒菜,等著分居吧。

同居生活比約會拍拖更需要經營。
散伙飯
體面分手或殘忍甩人,都可以選茶餐廳
很多人會問,都分手了,還有必要一起吃飯嗎?
《奇葩說》里有一期的辯題是“分手該不該當面說”,我的朋友大E看完以后說,她覺得最好的分手方式:“我們能幼稚地戀愛,成熟地分手,兩個人喝著酒徹夜長談,從相識到分手,捋完這遍就把回憶打包封死,實在塞不進去就索性留給時間,總會沖淡這一切的。”

金雀餐廳。
盡管沒有完美的分手,還是應該告個別啊。如果一段愛情從餐桌上開始,就讓它在餐桌上結束吧。
茶餐廳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分手餐廳,環境不至于太差,出品基本有保證,而且餐廳里往往很多人,但所有人與所有人都有距離感。在人群中安安靜靜吃完一頓飯,不會吵架,也不會煽情,然后互相道別,就像你們跟茶餐廳中的其他客人一樣,從此相忘于江湖。

《月滿軒尼詩》里的檀島茶餐廳。
但是,這只會發生在雙方都意識到必須分手的情況下,如果其中一人還深愛著對方,茶餐廳就是一個最殘忍的選擇。香港作家Chip Tsao曾寫過一對情侶在茶餐廳里分手,如同一方對另一方的行刑:
你叫了一杯凍檸茶,他叫了一杯凍咖啡,一件奶油多。“想不想 share?”他問。“不必了。”你說。
“我想告訴你,我想了三天三夜,我們的關系──”講到這里,門外修馬路的鉆地機“噔噔噔”地響了起來,淹沒了以下的關鍵詞眼:“應該告一段落了。”
“什么?”他聽不見下半截,無辜地追問。這時鉆地機靜了下來。
“我的意思是,我想清楚了,我決定我們應該──”該死的鉆地機又“噔噔噔”的震天響了。
“什么?”他把一只手附在耳朵邊:“我們應該訂婚嗎?”他扯大嗓門,他心情振奮,他的聲音蓋過了鉆地機。他的嘴巴還塞著尚未咀嚼完的奶油多。
這時鉆地機又靜了下來,你無言以對,只覺得他很可憐。鉆地機隆隆隆的像放炸彈。你急了,掩著耳朵:“不,不,你誤會了,”然后也提高聲浪大呼:“我要跟你分手!”
鉆地機這時卻靜了下來。四周的蠱惑仔、馬夫、中坑,忽地靜下來,回過頭看著你們這一桌子。
空氣像凝固了。他目瞪口呆,沒有答話,一動不動。這時,“噔噔噔”轟轟,門外又響起鉆地機的噪音……
都要分手了,還是積點德吧。
在你戀愛的各個階段,會去哪里吃飯?吃什么?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46553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