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7)

一般來說,北方人口味重而南方人則喜清淡,但這個規律在火鍋上則完全反了過來。以重慶為代表的中南、西南地區的人們喜歡重油香辣的火鍋,而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地區的人們則最愛味道清淡鮮甜的羊肉涮鍋。

涮羊肉的菜品不豐富,羊肉是當之無愧留的主角,白菜、豆腐、粉絲是最常見也最經典的配菜。涮羊肉的蘸料也非常簡單,芝麻醬、豆腐乳和韭花醬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諸如醋、辣椒油、蝦油、蔥花香菜等僅只要以自己口味添加了。 涮羊肉的鍋底則更簡單,常常只需要一鍋只加蔥姜的清水,為的就是特出羊肉的鮮甜味美,怕太多的調料把味道搶了去。
北京的羊肉大多來自內蒙古,每年冬季都是享用內蒙羊肉的最佳季節。正宗北京涮羊肉講究使用手切鮮羊肉,尤以回民師傅的手藝最佳, 講究“薄如紙、勻若漿、齊似線、美如花”,好的羊肉片必須是刀工齊整、輕薄不散,能做到涮到鍋里無異味、無血沫,即使不沾醬料也鮮甜無比。
現在超市里有很多片好的凍羊肉片,雖方便但在口味上不免輸一籌,想吃到正宗的涮羊肉最好還是自己去牛羊肉鋪里選上一塊,拿回家中自己切。如果沒有片肉師傅的技藝也沒關系,肉鋪一般提供代切服務,再不濟拿回家凍一下,自己也能切出薄薄的羊肉片。選羊肉有講究,并不是羊身上的任何部位涮著都好吃,今天我們就說說那些部位的羊肉適合拿來涮,并有哪些不同的風味。
涮羊肉的8大部位
這是一張全羊分割圖,涮羊肉經典的“八大部位”包括:黃瓜條、羊里脊、羊上腦、羊筋肉、羊磨襠、羊三叉、一頭沉、羊腱子。

黃瓜條后腿內側:肥瘦,口感嫩滑

黃瓜條是羊后腿的大腿內側部分,一片肉兩種顏色。與磨襠肉相連,形如兩條相連的黃瓜。肉色淡紅,肉質細嫩,肥瘦適中,也是很多老北京的最愛。
一頭沉大腿外側:肥瘦,口感嫩

一頭沉是指羊大腿外側的一塊肉,很多人會與“大三叉”混淆,相比大三叉,一頭沉瘦肉占比更高,肉質更嫩。
大三叉后腿上部:五成肥、口感肥嫩

羊三叉其實是后腿上部,整塊肉形成一個“Y”字形,所以稱為三叉。有些更細分的店里會有“大三叉”和“小三叉”,小三叉就是羊前腿的部位,大三叉則是羊后腿部分,比小三叉再肥一些。
羊筋肉腰窩:五成肥、口感脆香

剔除了肋骨的腰窩肉,俗話說“頂香貼骨肉”,所以這個部位的肉最香。白色部分是由肉筋、筋膜、脂肪和肉共同組成,口感和味道都很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羊肉里僅有的兩塊脆口的肉,口感很特別。
羊上腦頸后肉:三成肥,口感嫩

羊上腦因為接近羊頭,所以稱為“上腦”。這一部分的肉質中脂肪分布似大理石花斑,質地較嫩,是很多老饕的涮肉心頭好。
羊磨襠臀尖肉:二成肥,口感肥嫩

羊磨襠就是臀尖肉,質地松軟,因為靠羊尾的部分,所以最鮮也最易膻。
羊里脊脊椎兩側:純瘦,口感嫩

羊脊椎的兩側,這個部位肉質較瘦,久涮易柴。
羊腱子肉后腿下部:純瘦,口感脆嫩

能用來涮鍋的羊腱子肉很少,一只羊身上不超過三兩,這個部位的肉口味最為脆嫩彈牙。
相關閱讀:
臘八蒜引出的蒜類佐餐小食 簡單但很講究
升胰島素濃度降血糖 大蒜的這種吃法超贊
糖友廚房,chufang2016,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