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河豚有哪些美食(河豚日本人拼上性命也要吃的美食)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8)
河鲀,為硬骨魚綱鲀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河鲀為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棲息于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當遇到外來危險時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借以自衛。常見的有紅鰭東方鲀、暗紋東方鲀(T.fasciatus)、黑鰓兔鲀、凹鼻鲀(、黑斑叉鼻鲀等。

河鲀在我國資源極為豐富,中國沿海產54種,年產量約達300~400萬噸,沿海一帶幾乎全年均可捕獲。在長江、珠江則在春、夏之間出現汛期,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漁業對象之一。在我國,從遼寧至廣東沿海共生活著30多種河鲀,其中的暗色東方鲀進入長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

下面是養殖河豚的一些注意事項。

1.餌料投喂
河鲀入池后,水溫在15~17℃時仍有攝食能力,應定時投喂。進池初期先誘食,使河鲀形成定點攝食的習慣。投喂濕的顆粒餌料,現做現喂,日投喂量為河鲀體重的0.5%~3%,每天投喂1~2次。水溫在12℃以下時,河鲀食量明顯下降。水溫在10℃時,河鲀基本不再攝食,這時要停止投餌。投餌時應盡量使河鲀吃好,投餌結束后要及時撈出殘餌,以防水質惡化??稍陴D料中加入少量維生素E和C,預防其患營養性疾病。

2.水質管理
在高密度越冬時,必須保持良好的水質,最好是用消毒處理過的水。水溫適宜,河鲀尚能攝食,需要投餌,池塘一般應全部換水,且要連續充氣;水溫較低,河鲀停止攝食,換水量可減少到池水的10%~30%,間斷性充氣,每次充氣30分鐘,停氣30分鐘。每天晚上應加強充氣,防止因停氣缺氧而死魚。池中的糞便、殘餌及水表被膜、污物要及時清理,防止污染水質。

3.魚病防治
河鲀室內越冬密度大,容易發生疾病。魚種入池前要進行藥浴,清除體表寄生蟲,防止受傷個體感染細菌或水霉菌。在越冬期間應以預防為主,一般每隔10~15天,用抗菌素類藥物進行體表消毒;亦可每隔15~20天連續投喂含抗菌素的藥餌3天,對其進行體內消毒。對已患病的魚要及時撈出,隔離治療,以防魚病蔓延。

4.水溫控制
在河鲀越冬過程中,應經常注意水溫的變化和天氣預報,在寒潮來臨前應做好充分準備,保證升溫設備能及時運轉。當室內水溫低于12℃時,要采取升溫措施,提高水溫至14℃左右,并控制恒定。關于養殖、補貼、種苗等農業相關的具體問題,農民朋友可以上“云種養”上免費咨詢專家,云種養作為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里面匯聚了數萬名農業專家,提的問題2分鐘內得到響應,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

5.倒池換水
換水可以降低水中的代謝廢物和病菌數量,使水環境得到改善。倒池可以周期性地對魚池進行徹底消毒、殺滅池中的有害生物和寄生蟲,改善池水環境,減少魚病的發生,提高越冬成活率。一般1個月倒池1次,對越冬池徹底消毒。倒池最好是使用鄰池,可減少勞動強度,用虹吸法將上層池水吸至消毒好的池子。一般每天吸污1~2次,將糞便、殘餌等污物吸到池外,減少水體污染。同時每周換水或補水1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5~1/4。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