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0-13閱讀(19)
不知道從何時起,人們開始對綠色的帽子產(chǎn)生了深深的厭惡,可謂談綠色變。
所謂“綠帽子”,現(xiàn)在的意思就是指夫妻雙方,有一方出軌,那么另一方就是被戴了綠帽,而被戴了綠帽的人,往往是丟人,是沒面子的象征。
那么我們不免要問了,這種說法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傳起來的呢?
要知道我們現(xiàn)代很多人供著的關(guān)公像,他可是戴著綠油油的帽子啊,難道說他也……

比如《三國演義》中的一段描寫:
“船漸近岸,見云長青巾綠袍,坐于船上……”
顯然,在《三國演義》中刻畫的關(guān)羽,可是忠義的代表,不可能是刻意暗示他的老婆出軌的,也就是那時候還沒有綠帽子的概念。雖然《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但畢竟是人民口口相傳后,由羅貫中整理出來的,也就是關(guān)羽的固定形象就是綠頭巾。
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綠帽子的概念呢?
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綠衣服的說法: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把黃色的衣服穿在里面,把綠色的衣服穿在外面,心里面很憂傷,并遲遲不能舒緩這種憂傷。有人說,這就是最早的另一半出軌,自己傷心的描寫,當然,他到底為什么憂傷,已經(jīng)無從查起了。

唐朝一位學者顏師古對《漢書·東方朔傳》中有一段話做了注:
“ 董君綠幘傅韝,隨主前,伏殿下?!?顏師古注:“ 應劭曰:宰人服也。綠幘,賤人之服也?!?/p>
由此可見,到了唐代,人們認為穿綠色的衣服,是低賤之人才會穿的,但還沒有特指帽子。
而且那時候的官服也是靠顏色來象征地位,比如三品以上是紫色的袍子,五品以上是緋紅色,到了六品以下,就是各種青色了。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p>
看來他被貶成了江州司馬,心里面還是相當壓抑的,地位也比較低,不然怎么會穿青衫呢?也不會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

真正從法律層面表明綠色是低賤之色還是元朝,元朝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開放程度比大唐也不差,騎著馬就能來一場,男男女女,天為蓋,地為鋪,隨時迎戰(zhàn)。
可是征服了宋朝之后,發(fā)現(xiàn)了遍地的妓院,反而覺得要規(guī)范一下了,在《元典章》中:
“至元五年中書省札,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娼妓家長并親屬男子,裹青頭巾?!?/p>
到這時候,從綠色衣服是低賤之服,開始往綠帽子上轉(zhuǎn)移了……
后來經(jīng)過明清兩代的發(fā)展,慢慢的綠帽子就特指家中另一位出軌了!
其實關(guān)于這個綠帽子還有一個傳說:
說的是有一家人,男的經(jīng)常出門做生意,女的獨守空房,后來跟一個賣布的好上了。但是有一次在鬼混的時候,丈夫突然回家,嚇得賣布的藏到了床底下。
再后來,那個女子就自己想了一個辦法,給丈夫做了一頂綠帽子,只要他出遠門就讓他戴上,丈夫以為女子關(guān)心自己,也高興戴。而只要他出門做生意,戴著綠帽子從大街上走過,賣布的看到了,就知道他出門了,也就跑出來鬼混。
后來,鄰居們都知道了,看著這個男子戴著綠帽子出門,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從此就留下了“綠帽子”的傳說。

這也導致,中國基本沒有賣綠帽子的,不信,你找出一頂來我看看,當兵的戴著的不算??!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44329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