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一個寺廟的基本構造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1)
寺廟的基本結構:1、山門:因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處,故又稱山門殿,即使在平原也稱山門。因有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象征三解脫,所以又稱三門。通常空門兩側立有哼哈二將;2、鐘樓:位于天王殿左前側,懸有洪鐘。有的寺院鐘下供奉地藏菩薩,道明為其左脅侍,聞公為其右脅侍;3、鼓樓:位于天王殿前側,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藍神關羽,關平為其左脅侍,周倉為其右脅侍;4、天王殿:正中供奉大肚彌勒,兩側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韋馱;5、大雄寶殿:為佛寺正殿,又稱“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況。以三佛同殿居多;6、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兩側常有東西配殿,其供奉對象隨教派不同而有變化;7、法堂亦稱講堂: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法堂內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設法座、講臺、鐘鼓;8、羅漢堂:自唐代開始,一些大型寺廟修建五百羅漢堂;6、方丈室:佛寺住持居住、說法與接客之處。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813619.html
上一篇:后天氣丹成分表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