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開化美麗鄉村示范項目(開化是個好地方)
發布時間:2024-09-16閱讀(13)
2019-04-18 07: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南蘇

錢江源頭,油菜花開美如畫。四月翩然而來,春風吹綠萬物,草長鶯飛的季節,孕育著成長,更寄托著希望。
一年前,《浙江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全省發布,作為“四大”建設的主引擎之一,“大花園”與大通道、大灣區、大都市區一起構成了浙江現代化先行區建設的戰略布局。如何踐行“大花園建設”,對于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的發源地、全省大花園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化縣而言,這既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是決勝未來的挑戰,開化如何破題?
2018年,開化編制了《開化縣大花園典型建設實施方案》,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把大花園建設提高到戰略層面引領發展,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以建設國家公園為統領,重點突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推動美麗建設向美麗經濟轉變,整合縣域資源傾力打造“大花園”,力爭將開化打造成為全省大花園的“精品園”和“示范園”,為全省大花園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在這里,恬淡靜美的山水畫卷,仍在潑墨寫就。
作為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開化進一步擴大縣域生態格局,生態空間從原先的50.8%提升至80.43%,更重要的是,開化堅守“生態立縣”戰略22年不動搖,生態質量全省領先,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成為全國生態建設領域的“雙料冠軍”……
在這里,綠色經濟發展的恢弘樂章,正在不停歇地奏響。
守護了一方綠水青山、厚積了生態發展后發優勢的開化,聚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2017年開化縣GEP(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為645.55億元,全域旅游發展勢如破竹,2018年全縣旅游人數1291萬人,旅游收入82.95億元,綠色產業正加快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色調……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走進新的時代,一幅生機盎然、活力四射的開化大花園畫卷,正在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手中緩緩鋪開。

最美茶園
詩畫大花園——高質量建設生態凈地
碧水淙淙入海流,錢江千里是源頭,老林密樹皆天趣,原始風光待客游。地處全球北緯30°風光帶,錢塘江發源于此。開化位于浙江省西部邊境,地處浙、皖、贛三省七縣交界處,當地自然資源豐富,核心便是青山綠水。
提起水,開化有著“雄厚家底”。開化水資源豐富,可利用水資源量為8.2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3.79倍。一江清水出開化,是這個在全國率先提出“生態立縣”戰略的山區縣的生態擔當和政治使命。2017年,省里提出剿滅劣Ⅴ類水的目標,開化自我提標,提出了“消除Ⅲ類水體,打造全省最優水質”的要求。目前,開化出境水常年保持在Ⅰ~Ⅱ類水質。
大花園是浙江自然環境的底色。作為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開化自然當仁不讓地挑起“生態立縣”的重任,持續擦亮“大花園”生態底色,當好全省生態文明的領跑者。
“自201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大花園’重大決策以來,我們就委托省發規院起草編制《開化縣大花園建設實施方案》,并且成立領導小組,將‘錢江源大花園建設’納入全縣15項攻堅任務,下發攻堅專項工作方案、要點和清單?!遍_化縣發展計劃和改革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建立了近萬個國家公園,而我國已設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錢江源國家公園就是其中之一。國家公園不僅包含了壯麗的風景,更是對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有突出價值的自然遺產的保護。開化便以國家公園為核心,奮力打造大花園生態高地。
2017年10月,《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總體規劃(2016-2025)》出爐,在規劃上,將錢江源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生態保育區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并且在體制機制上,設立了錢江源國家公園黨工委、管委會。同時,積極探索跨省域合作,牽頭召開了浙皖贛三省七縣生態保護司法協作論壇,探索省域的司法協作新模式。在項目配套上,錢江源國家公園科普館項目、錢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監測工程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此外,還設立了魏輔文院士工作站,開啟了國家公園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科研新篇章……
不僅如此,開化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打造“大花園”的重大引擎,重點推進錢江源大花園“十大典范村”和以馬金溪為主軸的“百里金溪畫廊”建設,積極打造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鄉鎮、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
2014年,開化被列為全國28個“多規合一”試點縣,以此為契機,開化結合浙江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及時將馬金溪兩岸的規劃與縣域總規、旅游發展總規相銜接,串景成線,靠水生財,打造開化的“百里金溪畫廊”。
隨著一批因水而來、因景而設的旅游休閑項目紛紛落地馬金溪兩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通道就此打開,一大批村民吃上了“生態飯”“旅游飯”,昔日無人問津的馬金溪,而今成了聞名遠近的百里“黃金溪”。據統計,近幾年,馬金溪兩岸每年吸引游客超過500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超30億元。

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根緣小鎮
活力大花園——高水平發展綠色產業
大花園是浙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依托好山好水,開化正在實現綠色崛起。
今年1月7日,開化體育旅游小鎮項目正式落戶簽約。這個融合運動健身和旅游康養的體育綜合項目,總投資16億元,其中一期占地168畝,建設項目包括運動賽事中心、體育產業創業孵化中心、運動商業中心、馬拉松主題酒店等。
“體育旅游小鎮項目理念好、創意新、效益可觀,與開化建設錢江源大花園的方向、發展幸福產業的導向高度契合,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開化‘好地方’的新地標、長三角乃至全國體育愛好者的目的地和廣大市民休閑康養的好去處?!?開化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搭乘“大花園”建設的東風,開化以“多規合一”為抓手,一個個高質量的項目得以不斷落地:投資56億元的禾中·龍頂小鎮、投資10.5億元的傳化智慧物流產業園、全省首個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協作區——開化·桐鄉山海協作示范區建設進展順利,30億元開化紙文化產業園非遺項目正在謀劃建設中,綠色產業正加快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色調。
欣賞著錢江源頭的美景,呼吸著縹緲素凈的空氣,開化人民正在飽嘗山山水水帶來的綠色紅利,現如今,就連生在這一方山水中的清水魚也實現了“小魚大價值”的華麗轉變。
“村集體已經賣了兩批清水魚,每公斤收購價40元,賣了3000多公斤?!遍_化縣何田鄉高升村村支書張順良興高采烈地說。近幾年,村里將低效的村集體土地開發為高標準的養殖場,培育集體“精品魚塘”15個,帶動農戶發展魚塘120余個。既治水,又造景,更增收,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活力。2017年,高升村經營性集體收入實現“零突破”,達到5.04萬元;人均收入13750元,增幅11.5%。
現如今,傳承了600年古法養殖的清水魚實現行業產值2.67億元,與連續4年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指定用茶、全行業總產值達15.9億元的開化龍頂,一起入選首屆浙江知名農業區域公用品牌五十強。
其實,開化除了引進綠色發展的生態項目,對于如何實現綠色生態產品的價值,開化也有自己的應對之道。
早在2017年,根據國家初步提出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理念,開化形成了《開化縣生態品供給與綠色金融發展研究》和《開化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集》;2018年9月,開化縣與中咨集團生態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正式簽訂協議,合作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以及規劃編制工作;同年12月,在開化縣成立了全國首家縣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中心,通過生態產品價值核算,2017年開化縣GEP(生態產品總值)為645.55億元。
隨著發展經濟與提供生態產品互促共融,一個以文化旅游產業為龍頭、高效生態農業為基礎、環境友好型工業為補充、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生態產業體系正在不斷建設與完善中,推動開化闊步前行在綠色發展的寬廣大道上。

濕地公園
幸福大花園——高標準打造全域旅游
錢江源是秀美的,而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又是錢江源的一個美麗縮影。在根雕界,素有“世界根雕看中國、中國根雕在開化”之說。
對于根緣小鎮的建設,開化早在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就已同時布局,立足浙江歷史經典產業開化根雕的傳承,經過數年的努力打造,一個根雕產業與休閑旅游、國學文化、傳統技藝、電子商務、根雕金融的融合發展的特色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區域——“根緣小鎮”已經打響品牌,并成為“2017中國十大最受歡迎旅游小鎮”。
2018年,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三期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21.72億元,新的園區將包括根藝博覽休閑區、國際文化創意區、原生態康養社區、禪茶靜修度假區四個區塊,形成展覽館、金融會展中心、廣場、古街、創意中心、酒店等多種文化康旅業態。項目建成后,預期新增崗位1000個,每年帶動周邊餐飲、住宿0.3億元,根雕銷售0.6億元,景區經營性收益每年1.6億元。
優質的生態環境,亮眼的根緣小鎮,讓開化“好地方”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不斷升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到訪。數據顯示,2017年,服務業投資增長32.1%,居全市第一,接待游客數突破千萬人次大關,旅游收入增長24.3%。
若見微,可知著。
在“大花園”建設中,開化還將全力推進九溪龍門景區、花牽谷景區等4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推進錢江源國家公園特色小鎮,持續推進根宮佛國、七彩長虹等景區的提質改造。尤其是根宮佛國5A級景區,以根雕文化產業為核心,積極推進根緣小鎮建設,鞏固開化根藝“龍頭”地位。
不久之后,圍繞在百里馬金溪休閑旅游帶,15個養生度假型、文化體驗型、休閑運動型、美食休閑型等的3A級景區村將串連成線,隨著“一個服務中心、一個鄉村景點、一條游覽線路、一套解說系統、一批管理制度”的景區村莊標準體系建立起來,開化全域旅游區域服務輻射度將持續提高,旅游體驗度將不斷增強,文化標識度將不斷展現,全域旅游的旅游能級將得到持續提升。
“大花園”是浙江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美麗的大花園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浙江建設“大花園”,是實現綠色生活方式、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隨著廣大百姓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增強,圍繞“大花園”的一系列建設,必將加速推動開化綠色發展的進程,讓開化人民在大花園中幸福生活,讓“好地方”美名遠揚。

醉黃立江
專家點評
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多次到開化,被這里的山、水、空氣吸引和打動,深切感受到“開化是個好地方”,的確名不虛傳。無論是與縣領導、部門座談交流,還是走進城鄉調研,最突出的感受是人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呵護,對“花園”般家鄉的自豪?!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根植人心,成為開化人民的共同行動。多年來,開化縣委、縣政府挑起“生態立縣”的重任,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帶領全縣人民打了一場場漂亮的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積極踐行“變種種砍砍為走走看看”的重要指示,大力美化山川;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全面關閉污染企業,終于亮出了綠水青山的底色。同時,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多規合一”為引領,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生態旅游漸成主導,根宮佛國享譽海外,清水魚游向全國;開化品牌越來越響亮,經濟綠色度越來越高,逐步形成了“開化經驗”。完整的生態本底和極高的生態價值,是錢江源進入第一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為“大花園”核心區的底氣。隨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規劃的面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實踐必將催生新的“開化模式”,位于錢江源頭的開化成為大花園的“精品園”“示范園”指日可待。
中咨集團生態技術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員 張賀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