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化妝品店必須開嗎(為啥你的化妝品店生意沒隔壁好)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4)

*本文系程擼擼“我店即品牌”系列之五
贈子千金不如賜子佳名,取名字,從來就是個大事。
古時取名,講究的人家會請教教書先生,或是當地德高望重的老者;亦不忘拿擬好的名字,找來算命先生測一測。風俗延續搭到現代,找有學問的親屬長輩求名,上測字網測字什么的。
伴隨子女一生的名字,寄予著殷殷期望與祝福,絕不好馬虎。
在取名字這個事上,我族歷來就是尊重知識與規律的。但和人起名不同,品牌命名遵循的可不是測兇吉運勢的玄學,它有自己的原則。
業態關聯
說到玫瑰,人能馬上聯想到愛情,情人節,求愛。那么,當聽到一個陌生的品牌名,是否能直接聯想到、判斷出——“這是個做什么的牌子”?
業態直接的關聯和聯想,是品牌命名的基本原則。
最直接的方式,名字里帶有“美”“妝”這樣的字就成;簡單、直觀,但容易流于平庸。
或者用其它的字詞替代“美”“妝”,也能讓人一眼認出行業,如“靚”“麗”“俏”“佳人” “胭脂”“粉黛”……可以避免從眾。
能做到業態直接關聯的同時,還能準確體現出具體的類別或特色,則更高一籌。比如:在美妝行業里,聚美優品“美”和“品”表明了行業,“聚”和“優”是特色與類別;“千色”“萬色”,“色”是行業,“千,萬”的意思等同于多,是特色。
一個字表明“行業”,另一個字(詞)表明類別或特色,這樣的結構。
水平的差距來自于:能否盡量不用常用字表明行業,避免流于平庸難以識別和記憶(也不好注冊);描述類別和特色的字詞,能否夠精準。
比如“美共體”這名字就真不錯——“美”行業,“共體”很準確的表明了特色與類別(叫獸就是厲害);
再比如“宅急送”,“送”是行業,“宅”“急”表現出它的類別與特色,同類型的還有“速易遞”,這比申通圓通之類的名字好了去。
這里要重點說下“妍麗”?!胞悺笔切袠I,不多說。眾所周知,妍麗是個主營進口品的店品牌,“妍”這個字,也是美麗的意思(與“麗”重復),“妍”字就沒有很準確地表達出妍麗的類別或特色。但如果這是主營韓妝的店品牌,“妍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店名——因為“妍”字常見于韓國女性的起名。

我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自身業態的類別和特色越明顯、精準、聚焦,取好名就越容易。比如,只賣韓妝→首爾小鋪(行業特征如何體現?——用視覺彌補就是)
這就是為什么遍觀國內連鎖百強,我找不到幾個好名字來這里舉例的原因。
“聚美”“匯美”“千色”“百麗”固然屬于這一類別的取名,形容貨多豐富,說到底也只是表明你是一家集合型店鋪的類型而已,百強連鎖誰家不是集合型?
那么,如果自身沒有特色,你又如何去取個好名?
也是可以的!
品牌聯想
既然無法準確描述出類別或特色(我們稱之為理性),那就走品牌所帶來的意境與聯想的路子(感性)。這是技高一籌的另一種形式。
比如大名鼎鼎的“濃妝淡抹”,同類型的還有“百度”——眾里尋她千百度,“尋她”和“百”側面描述搜索的特性。

再比如“百合網”——百年好合,合字代表婚戀,比“世紀佳緣”名字好得多。
由品牌名展開意境,能聯想到什么,決定了這一類別(感性)取名的水平。上述好名只是意境好,寓意好,更高級的取名,要能體現出品牌自身的氣質、特性,或者主張、追求。看下面幾個例子:
花瓣:一個圖片采集網站,一張張美圖,如同一片片花瓣;
知乎:一個問答網站,滿足你的各種求知欲;
淘寶:淘和寶都用絕了,淘到你的寶貝;
微博:微是類別,博是行業(博客),但博又可理解為“廣博”“博聞”,既是特色,又是氣質,一微一博之間,甚是絕妙;“微信”的名字相比就一般得多,微是類別,信只是行業,信字并不能表達出微信的品牌氣質與交流性質,信任么?誠信么?信息的信而已;
品觀網(hzpgc.com):即“化妝品觀察”,觀察這個詞用得非常好,體現了該品牌科學嚴謹的從業態度和立場;簡寫“品觀”,觀字又可以理解為觀點,這是一個自有觀點的媒體。
由此可見,品牌自身的特征、氣質、主張、追求越明確,取好名就越容易。
再結合上一條:業態的類別和特色越明顯、精準、聚焦,取好名就越容易。
是不是看出點什么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創建一個新品牌,肯定是先取名。絕無可能等業態的類別與特色明確之后,品牌的氣質與特性成型之后再去改名字。
是這樣么?
在創立之初,創始人如果對該品牌的未來之路有一個基本的方向與定位,知道自身優勢與競爭差異,即使現在無名又無實,實際上該品牌已在心中有了藍圖,自然在取名的時候,知曉取舍。
先心有品牌,才有品牌名,再有品牌實體。
先有目的地,再有具體方向和目標,最后邁出去步子。

“名字”問題說明了什么?
站在店鋪的角度,名字僅僅是店名,取名的上限就是類別和特色。站在店品牌的角度,名字不僅僅是一個名稱,而是整個品牌概念的濃縮。
說到底,店名的問題,反映的是化妝品對品牌理解的缺失。不準確的店名,品牌化之路把握不好就很容易走偏。
比如“唐三彩”,這是一個精彩又極具內涵的名字,但固有的標簽感又十分強烈;如果不能準確地理解或解釋,構建清楚這個美妝“唐三彩”的概念,對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塑造品牌無論是特征氣質或是視覺表達,就很容易走進“三彩”或“唐”的概念里出不來。

名字不好怎么辦?
現實情況中,至少大多數化妝品都是從中小體生意起家,一口口吃大,熟悉和了解所處的行業,不可能在若干年前,就能知道店的將來會專注于哪處,更不可能站在品牌的角度去勾劃藍圖,店名也就沒法去講究。
現在要講究,也是可以的。不需要改名,需要的是由“做店”到“做品牌”的認識,對品牌化之路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站在品牌的角度重新定位,重新去解釋和延展這個名稱背后所代表的整個概念,給予符合競爭及時代特征的品牌性格、氣質、主張。
知乎僅僅是一個問答網站么?不是,它是讓你發現更大的世界;
陌陌僅是一款約炮軟件?不是,它號召你發現身邊更多的新奇;
豆瓣是一個作品推薦、尋求同類、交流分享的網站?不,它是我們的精神角落。
店名重不重要?
說了這么多,最后的問題,門店取名到底重不重要?
如果你只是固守本地賺幾個錢,不去紅海市場開新店參與競爭,不那么重要;相反,如果要做一個店鋪品牌,希望在口碑特別是傳播中得益,非常重要。
陜西神木有個“王麻子”美妝,當地名牌,據說銷售額不錯(不知道后院貢獻了多少)??蛇@樣的店名要走出去、要產品升級、要塑立成品牌、要進行傳播,“王麻子”這個名字怕是增加不少阻力。

此文請結合我曾經寫的兩篇,閱讀風味更佳:
識別二維碼,加擼哥微信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8413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