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補鞋洞的方法(白頭鞋老)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20)

夫妻倆認真補鞋的樣子很溫馨。葉泱程 攝
10月29日,網友“晴柔媽媽”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一張圖片:一名頭發漸白的老人,靈巧的雙手正修補一雙皮鞋,而他的妻子坐在身后,用同樣的姿勢修復一雙運動鞋。并配文:“夫唱婦隨,你守著你的位置,我守著我的,日復一天,年復一年,秋去冬又來,把漫長過成日常……”

微信朋友圈截屏。
“晴柔媽媽”說,這對夫妻是一對補鞋夫妻檔,在補鞋攤逐漸難尋的當下,林紹定與妻子張樹華仍寸步不離地堅持守著小小的攤位,兩雙巧手候客來,夫妻兩人補鞋時認真的樣子令人感到無比溫馨。
年歲已高,堅守修補
一臺補鞋的機器、一個裝滿工具的帆布包、一塊鋪在腿上的油氈布、一臺老式的縫紉機和兩雙布滿老繭的手,這些組成了林紹定夫婦的工作日常。

補鞋工具。
林紹定告訴筆者,他們倆已年過六十,擺攤也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早些年間,夫婦倆是在服裝廠里打工的。迫于生計,在打工的同時他倆還接了額外的粗活,久而久之身體便開始吃不消了。無奈之下,夫妻倆便辭去了服裝廠的工作,開始擺攤補鞋修衣。
“林大爺,您幫我看一下,我兒子的運動鞋底脫掉了。”筆者采訪時,恰好家住附近的顧客周阿姨來到林紹定夫婦的攤位上找他修鞋。
“好,你坐著等一下,馬上就好。”林紹定接過鞋子,就開始工作了。只見他麻利地拿起鉤針,一進一出地給鞋子上線,令人眼花繚亂,才過了幾分鐘,鞋子就修好了。周阿姨告訴筆者,她兒子特別喜歡這雙鞋,再加上自己與丈夫收入不高,能修補好的東西就將就著穿,過日子還是勤儉節約比較好。原來,住在這附近十幾年的周阿姨,家里的鞋子、拉鏈之類的東西壞了都會拿過來給林紹定夫婦修補,非常相信這夫妻倆的手藝。
剛修完一雙運動鞋,又一名顧客來到攤位前找張樹華修補拉鏈。“阿姨,我這個衣服拉鏈拉不上了,袖口也有點磨破了,你能幫我弄下嗎?”男子問道。“你脫下來,我給你修修。”張樹華接過衣服,仔細翻看手里的衣服,熟練地從盒子里找出一個合適的拉鏈給換上。接著,她腳踩著縫紉機踏板,專注地開始工作。
筆者注意到,半個多小時,來找林紹定夫婦修鞋或是修拉鏈的就有六七人,他們熱情地與林紹定夫婦打招呼、拉家常,關系好融洽。
顧客滿意,我們放心
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每天7時半就在“老地方”準時打卡,21時甚至22時再下班。一年上班時間超過350天,平均每天上班時間12個小時以上,幾乎沒有午睡過。實在累到不行了,夫妻兩人輪流到身后的躺椅上瞇一下眼。就這樣,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不管是下大雨還是冰凍雨雪天,他倆每天早出晚歸準時出攤,為來來往往的顧客服務。
顧客的歡喜,是對林紹定夫婦修補工作的最大認可。“我和丈夫是永嘉人,來樂清也有30多年了,附近的鄰居跟我們都很熟,經常拿東西給我們修,只要能修好的,我都會盡力將其修回原狀。顧客開心了,我內心也舒暢了。”張樹華說,剛開始擺攤的時候,由于他們的手藝不是特別好,還曾被客人用手指著腦門說:“就你們這樣還要擺攤修鞋?”從那以后,林紹定與妻子便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地把這門手藝鉆研透才行。他們便經常去別人的修鞋攤“偷師學藝”。日子久了,找他們補鞋、修衣的人慢慢地就多了起來,甚至還有些人慕名從市區趕去。
“最難補的就是牛皮鞋了。”林紹定介紹道。原來,牛皮鞋的底子很硬,用鉤針鉤很吃力。特別是天氣冷的時候,手指不靈活,經常被鉤針刺穿。即便這樣,林紹定夫婦也從沒想過放棄這個行當。
時間飛逝,三十多年間,經過林紹定夫婦雙手修補的衣服、鞋子不計其數,他們的技術也越來越好。不僅如此,服務也很好,而且價格還很便宜。經常有人看老倆口生活艱苦,便會在修鞋時多給幾塊錢,但林紹定夫婦都會一口拒絕。“該多少就多少,多給一分我們都不要。”林紹定說。
守著小攤,見事識人,林紹定夫婦也曾受過騙。去年,有個年輕人來到攤位給他們一百元,說著急換零錢。夫妻倆想都沒想便東拼西湊把當天賺的錢全“貢獻”了出去,后來才發現這100元是假鈔。平日里本來就話不多的林紹定顯得更沉默了,在妻子的一番開導下,他才稍稍緩過神來。后來,他執意撕毀這張百元大鈔,不愿意讓這張鈔票害了別人。
漫漫歲月,風雨同“鞋”
一雙雙恢復原貌的鞋,一件件煥發新顏的衣服,是林紹定夫婦的作品。在注入了情感后,便有了不同的味道,有溫度,也有了記憶。那份堅守,不再是為了養家糊口,更是為了內心對手藝的熱愛之情。林紹定夫婦倆的街邊鞋攤與這片城區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夫妻倆日子過得雖然清苦,但感情卻非常好。林紹定在十幾年前中過風,全靠妻子一人照顧。從醫院回來后沒有休息一天他便堅持出攤,生怕妻子一個人忙不過來。張樹華指著躺椅旁的一張小方椅告訴筆者,這是他倆的簡易餐桌,自己與丈夫都是每天一早一起準備當天的飯菜,并用保溫桶帶過來。“我的腸胃不是很好,經常肚子痛。有時候在飯點,一旦有客人找我們修補東西時,我丈夫便會立馬放下手中的筷子,投入到工作中,生怕我受累。冬天的時候,修補時間稍微久一點,就算是有保溫桶,但飯菜也都涼了。”張樹華說道。
林紹定夫婦有一雙兒女,如今他們都已成家,工作也相對穩定。考慮到父母年歲已高,兒女們曾多次勸父母不要再干。林紹定夫婦嘴上答應不擺,可一想到別人可能會因為找不到補鞋攤而著急,便還是選擇了堅守,想一直修下去。
“以前我們出攤是為了生計,孩子們要讀書,自己身體不好還要買藥吃,只能辛苦地出攤賺錢貼補家用。但現在更多地想著是讓大家不要那么浪費,有些東西修修補補還是可以再用的。”林紹定說。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3820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